堅持不懈 水滴石穿 第15 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典禮



  一年一度的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12 月3 日在晶華酒店頒發,迄今已邁入第15 年的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扶植醫藥界菁英不遺餘力。副總統陳建仁、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董事長王金平、中研院院士賴明詔等人皆撥冗蒞臨盛典。本屆醫藥獎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與專業人士,從上百位申請者中選出包括「卓越醫藥科技獎」、「青年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及「東南亞傑出論文獎」等獎項,共17 位得獎者。
  副總統陳建仁在致詞提到,今年得獎者研究範疇涵蓋中草藥、基因調控、腦神經、生技材料等傑出成果,除對台灣生技醫藥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也讓國人對生技醫藥產業更具信心。本屆科技獎評審召集人賴明詔院士則表示藥物研發之路漫長且易失敗,希望政府與民間多給予支持,很榮幸在基金會的邀請下,能見證國內生技醫藥產業成長。王金平董事長認為,大健康產業產值無限,建議政府應主動協助法規制定,才能整合生技與製藥產業發展。

  國際間許多食慾素研究都與失眠有關,邱博士團隊卻選食慾素中較冷門的研究。團隊發現食慾素與內生大麻素息息相關,新止痛機制不但能解釋緊張時不覺疼痛的生理現象,也是電針灸內關穴產生止痛療效的原理。惟研究與針灸相關,多年來投稿國際期刊並不順利,直到邱博士重新證實並定義為電針灸內關穴係為腕部正中神經電刺激的效果,終獲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官方期刊 (PNAS)發表,這可激勵傳統醫學研究的學者,只要能提出嚴謹的科學證據,研究成果終將應獲得肯定。此外團隊亦發現食慾素誘發內生大麻的訊息也存在於多巴胺神經元,可解釋壓力為何會撩起已戒掉的毒癮,可望為解決成癮問題。
  頒獎當天,邱博士特邀當年博士班指導教授、現年91 歲的中研院張傳炯院士出席,她感性地說自己是資深博士,有幸能與40 年前的博士班指導教授參與頒獎盛典,至感榮耀與幸福,而這也彰顯出學術研究精神的傳承意涵。

  「用大腦去研究大腦怎麼運作,聽起來真像是Mission: Impossible。」薛博致詞時的一段話,道盡她研究主題的奧妙之處。因所有神經細胞功能都因形成迴路才能達成任務,研究團隊從神經細胞型態的研究切入,企圖了解大腦如何形成迴路丶如何運作。任何神經細胞形態形成的異常,都可能導致神經功能障礙,如同自閉症就是神經迴路出狀況的疾病。巧的是團隊研究所發現的基因調控形態生成,竟跟自閉症很有關係。團隊研究基因控制神經細胞形態形成在先,而人類遺傳學證明這些基因和自閉症的關連在後,因此發現自閉症的致病基因T-brain-1 控制杏仁核的軸突投射及神經活性,完全是意外收穫。剛開始不知道是自閉症的基因,因初期尚無病人的基因資料,多年後直到自閉症病人基因定序出來,確知該基因就是自閉症致病的基因。薛博士說,科學的研究往往不是刻意做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反而是無心之柳更能成蔭,也應證了那句「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

  惡性腫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具有發病率高、隱蔽性強及致死率高等特點。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轉變,預計在未來十年內,台灣惡性腫瘤的發病和死亡人數將繼續呈上升趨勢,成為醫療資源負擔最重的疾病之一。針對惡性黑色素癌的防治,西醫採用的策略包括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化療藥物、標靶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中醫藥作為治療方法業已被廣泛應用,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隨著分子醫學的發展,針對引起腫瘤的關鍵標靶蛋白質或信號通路干預已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效果。王惠民博士團隊運用國立中興大學惠蓀林場等廣大資源,深入探究有效中藥方劑的標靶蛋白質,以奈米檢測技術與標靶蛋白質的創新皮膚醫療策略,開展針對中藥抗腫瘤標靶藥物研究,對中藥現代化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王惠民博士認為,臺灣中藥輔助抗癌的長期臨床實踐,累積豐富的治療經驗,在腫瘤防治上具有優勢,惟相關作用機理方面的研究不夠深入,如何闡明中藥抗腫瘤的具體標靶分子、指導臨床推廣和應用是極待解決的課題。而學術研究是條孤單漫長的道路,盼能有更多年輕學子一同加入。特別感謝興大工學院醫工所的先進、生命科學院好鄰居們的加油打氣,使團隊不拘泥於想法,更感謝研究夥伴們一起為生醫領域努力。

  胡博士團隊長期以仿生材料來進行免疫工程應用的研究。仿生材料有一特點,只要把材料做得像生物體的狀態,就會有眾多的功能。近年來研發像是仿病毒的奈米粒子、仿細胞的果凍細胞平台等,發現在調節免疫能力上效用優於其他藥物跟材料,遂研究如何治療需調節免疫系統的疾病。團隊建立「仿病毒薄殼中空奈米粒子」平台,利用極為精準的雙乳化法成功的製造出生物可降解的中空奈米粒子,在此平台包覆如蛋白質、核酸及小分子等親水性藥劑,製備新穎的疫
苗及奈米藥物劑型;而「水膠化果凍細胞」平台則成功將在細胞中注入狀似果凍的水凝膠,形成「水膠化細胞」,細胞死亡後保存細胞膜上蛋白質、醣類等生物活性。因應現今細胞治療普及而對免疫細胞增生技術的需要,胡博士團隊兩大
平台有助免疫細胞治療的細胞製備。
  胡博士說,科學最好玩的地方,就在於永遠不知道能得到什麼結果來,在學術原則上可盡情發揮,也藉此鼓勵年輕人勇於揮灑創意與熱忱,有朝一日就能學術成就上有所突破。

  陳博士從博士後研究時期就已經開始研究非編碼核醣核酸對運動神經元發育,相關研究至今已經超過十年。回台後仍持續思索如何將多年累積的成果,往運動神經元相關疾病的方向開始發展。近三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尋找漸凍人的致病機轉,但因九成的發病原因未明,因此研究遲遲未見曙光。近來研究發現,微型核糖核酸在神經發育的過程中,可能會扮演微調修飾後基因轉錄的角色。
但其在運動神經元相關退化性疾病的角色,仍然隱晦不明。
  隨著次世代定序技術的演進,團隊也幸運地發現微型核糖核酸 Mir-17~92簇不只對於運動神經元的發育極為重要,對於漸凍症病因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團隊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成熟小鼠mir-17~92 仍然會繼續高量表現,
但漸凍症成鼠在發病前卻會顯著減少,而當提升漸凍症小鼠運動神經元內的mir-17~92 量,可顯著地延緩病徵。研究成果已於2019 年5 月刊登於國際期刊Cell Stem Cell, 並獲選為八月當期封面。儘管尚未完全破譯漸凍症的致病原因,但已為釐清漸凍症的致病機制向前推進一步。此成果為全球首次發現mir-17~92具有做為預測漸凍症發病的生物標記,以及做為基因治療標靶藥物的潛能,已申請多國專利,有助於未來以基因治療漸凍症標靶藥物的研發。

  蔡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時就對大腦發育的疾病有興趣,尤其關注兒童發病後出現的發育遲緩、癲癇症狀,當時蔡博士便著手研究腦部發育相關基因突變的致病機轉,並有豐碩之成果。回來台灣後,蔡博士持續找尋創新的方
法研究腦部發育,並思考能否主動出擊去找更多基因。有天蔡博士夢到大學讀過的《玉米田裡的先知》,書中闡述作者Barbara McClintock 發現跳躍基因的過程,聯想到既然跳躍基因可做隨機突變,能否用來對大腦來做突變,揪出大腦發育異常的眾多致病新基因,再看哪些神經細胞可能在發育過程中出現問題,過去是拿魚竿在釣魚,新方法就好比發明了漁網,把要的基因捕上來。
  蔡博士以創新的基因篩選技術及生物影像方法,研究腦部神經發育的新機制,為臺灣少有之本土跨領域團隊,從基礎到臨床一路驗證,未來可以組成基因篩檢套件,快速並有效的找到癲癇及大腦發育疾病的突變基因,以達對症下藥的醫療效果,對神經發育與疾病領域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蔡博士勉勵同在研究路上奮鬥的莘莘學子,研究是在黑暗中摸索的過程,蔡博士說師徒之間的信任很可貴,一起努力就能攜手走出洞口,來到無人到過的新天地。他的學生張家祥博士也在本屆獲得傑出論文獎,師徒一同獲獎,更彰顯承先啟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