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接觸性皮膚炎

什麼是皮膚炎?
皮膚炎又稱濕疹,會造成皮膚發紅、發癢等皮膚發炎現象。

常見的皮膚炎病因可區分為兩種:

  • 個人體質-如異位性皮膚炎,與遺傳、荷爾蒙改變、壓力等有關,皮膚多呈現慢性發炎且反覆發作。
  • 外來刺激-如接觸性皮膚炎,因皮膚接觸到外來物而造成接觸部位產生發炎反應。
     

何謂接觸性皮膚炎?
引起接觸性皮膚炎可能是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物質。
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會在接觸到刺激性物質的當下~48小時內產生,症狀包括發紅、刺痛、灼熱感且局限於接觸部位,常見的原因如:接觸到昆蟲體液、植物汁液、具刺激性的化學物質、長期接觸清潔劑所引起的富貴手、接觸尿糞所引起的尿布疹等。
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會在接觸到過敏性物質後的數小時~數天發生且可能擴展到其他部位,生活上可能的過敏性物質很多,較常見的包括:含鎳、鈷等金屬物質、耳環、皮帶、手錶、保養品、化粧品、染劑、花粉、塵蟎、清潔劑、橡皮手套、橡膠製品等。
其他因素,還包括接觸到柑橘類如檸檬、萊姆、佛手柑及常做為餐點香氣來源的芹菜,當這些蔬果汁液中所含的光敏感物質殘留於手或皮膚上而未洗淨又曝曬於陽光下時,就有可能產生皮膚發炎、水泡、色素沉著等問題;常見於廚師、家庭主婦、使用柑橘類香水或精油者、經常以檸檬敷臉的女性等。
 

預防及解決之道
1.找出致病的接觸物質,必要時可藉由貼膚試驗(patch test)找原因。
2.避免再接觸致病物質,減少使用來路不明或不確定適不適合自己的物質接觸。
3.使用新款保養品、化粧品、藥膏藥布前,先以小面積皮膚測試,確定不會過敏後,再使用於全臉或全身體皮膚。
4.手部照護 – 每4個就有3個人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發生部位在手部,因此手部照護包括:避免長期將手浸泡於水中、接觸刺激性物質時帶手套、使用護膚乳或護手霜避免乾裂。
5.有症狀時宜提早治療或尋求醫藥人員的照護,以避免病灶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