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X-2 抑制劑 骨科臨床專科護理師的觀察與親身體會
最前線專欄
新泰醫院外科專科護理師 劉秀芬

作為一位骨科臨床專科護理師,我在第一線與醫師並肩作戰,照顧著大量因骨科疾病或運動傷害而前來就診的病人。與那位年近五十、熱愛運動的骨科醫師合作多年,我們的目標一致——讓病患「減少疼痛、恢復功能、提高生活品質」。
我今年49歲,這些年不只照顧病人,也常在忙碌與壓力中,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付出代價。每天長時間在病房,診間與手術室穿梭,久坐、低頭輸入資料、彎腰協助病患移動,翻身,這些反覆性姿勢讓我飽受下背疼痛與頸肩僵硬困擾。雖然身為醫護人員,明知應該調整姿勢與規律伸展,但臨床工作的忙碌,往往讓「自我照顧」變成最後才會想起的選項。
更複雜的是,我有自體免疫體質,曾因免疫性關節炎接受過治療,因此對於使用傳統NSAIDs(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一向特別小心。過去曾因短期使用傳統NSAIDs控制關節發炎,出現胃脹、胃酸倒流甚至輕微腸胃出血的症狀,讓我對這類藥物又愛又恨。但工作與生活所帶來的疼痛,卻無法完全忽視。
COX-2抑制劑:更安心的選擇
在過去幾年的臨床實務中,我經常協助醫師評估病患是否適合使用COX-2抑制劑。這類藥物的最大特點是選擇性抑制COX-2酶,保留COX-1對胃黏膜與腎功能的保護作用。它的出現,對像我這種既有疼痛困擾、又有腸胃敏感體質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我第一次自行使用COX-2抑制劑是在一次長時間病房工作後,背部與膝蓋疼痛持續數日。考量自己腸胃狀況,我選擇服用Celecoxib,結果不僅疼痛緩解迅速,也完全沒有過往吃NSAIDs時的不適感。那次經驗讓我對這類藥物有了更多信任,也進一步理解為什麼醫師會頻繁地在臨床中使用它。
臨床上的觀察與應用
在門診與手術病房中,我協助醫師追蹤病患的用藥反應與副作用評估。以往,使用傳統NSAIDs的病患中,常會聽到「吃了胃會痛」、「容易便祕」甚至「肚子悶悶的,解黑便」,特別是年長者,這些副作用往往導致他們不敢持續服藥。
但轉而使用COX-2抑制劑後,這些抱怨明顯減少。許多退化性關節炎、滑囊炎、肌腱炎的患者,在使用Etoricoxib或Celecoxib後,不僅疼痛緩解,還能繼續參與物理治療與日常活動,進而提升整體復原效果。更重要的是,病患的「服藥信心」提升了,這對疼痛控制的穩定性非常關鍵。
自我照顧與專業的結合
在我身上,COX-2抑制劑已成為面對發炎性疼痛時的重要選項。無論是因工作姿勢不良引起的頸肩痠痛,或偶發的關節腫痛,只要確認並非感染性或系統性問題,我會選擇短期使用COX-2抑制劑控制急性發炎,同時搭配伸展與熱敷,幫助組織恢復。
但作為專業醫護人員,我也深知這類藥物不是萬靈丹。使用前我一定會確認自己的血壓穩定、腎功能正常,並避免與其他影響腎臟或心血管的藥物重複使用。這些風險管理的細節,讓我能安心、負責任地自我照顧。
結語:疼痛管理,需要選擇,也需要智慧
COX-2抑制劑不只是藥理機轉上的突破,更是臨床實務與個人健康管理之間的橋梁。作為一名護理師,我見證無數病人在它的幫助下減輕疼痛,重拾活動力;而作為患者,我也感受到它帶來的安全與效能平衡。
疼痛雖無法避免,但只要選對工具、用對方法,就能在照顧別人的同時,也不忘好好照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