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骨鬆新策略 骨鬆初級預防
第一手醫學

在停經後,女性終生骨折的風險超過50%,骨折風險與骨密度呈反比關係,骨密度的下降幾乎是所有停經後女性的共同現象,且通常在停經前就已開始,每年平均流失0.5%至1%。
目前,大多數骨折預防策略主要針對骨折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骨密度較低者或曾有骨折病史者。然而,這種策略存在很大局限性,因為只有20%的骨折是發生在骨密度達到骨質疏鬆標準(註1)的女性身上。
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可以使用預防骨質疏鬆藥物Zoledronate(Zoledronic acid)(註2)作為另一種骨折初級預防的策略,是在早期停經後女性中預防骨質流失,並維持骨密度接近年輕時的峰值,因根據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骨密度較低是骨折風險的強烈預測因子。因此,預防停經後的骨質流失,有助於降低晚年發生骨折的風險。以下摘要自研究內容:
研究背景
Zoledronate在年長女性中,每12 至18 個月使用一次可有效預防骨折,且其對骨密度與骨代謝的影響可持續超過 5年。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較低頻率施打Zoledronate 是否能夠預防早期停經後女性的椎體骨折。
研究方法
此研究為一項為期10年的前瞻性、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受試者為50至60歲,骨密度T值低於0但高於-2.5的早期停經後女性,測量部位為腰椎、股骨頸或髖部。受試者被隨機分配至三組:
1.Zoledronate-Zoledronate組:基線時接受5 mg Zoledronate 靜脈輸注,5年後再施打一劑。
2.Zoledronate-安慰劑組:基線時接受5 mg Zoledronate,5年後改為安慰劑。
3.安慰劑-安慰劑組:基線及 5年時皆接受安慰劑。
所有受試者在基線、第5年及第10年時進行脊椎X光攝影。主要終點為形態學椎體骨折(morphometric vertebral fracture),定義為與基線X光相比,椎體高度減少至少20%。次要終點包括脆弱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任何骨折(any fracture)及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
研究結果
在1,054名受試者中,平均年齡為56.0歲,1,003 人(95.2%)完成了10年的隨訪。新的形態學椎體骨折發生率如下:
•Zoledronate-Zoledronate 組:22人(6.3%)
•Zoledronate-安慰劑組:23人(6.6%)
•安慰劑-安慰劑組:39人(11.1%)
主要研究終點:與安慰劑-安慰劑組相比,Zoledronate-Zoledronate組的相對風險(RR)為0.56 (95% 信賴區間 CI:0.34-0.92,P=0.04),Zoledronate-安慰劑組的相對風險為0.59 (95% CI:0.36-0.97,P=0.08)。
次要研究終點:與安慰劑-安慰劑組相比,Zoledronate-Zoledronate 組的脆弱性骨折、任何骨折和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的相對風險分別為0.72 (95% CI:0.55-0.93)、0.70 (95% CI:0.56-0.88)和 0.60 (95% CI:0.42-0.86);Zoledronate-安慰劑組的相對風險則分別為0.79 (95% CI:0.61-1.02)、0.77 (95% CI:0.62-0.97)和0.71(95% CI:0.51-0.99)。
此研究納入族群T 值介於-2.5<T<0的早期停經後婦女,雖骨密度並未達到骨質疏鬆程度,但停經後女性骨鬆風險大增,早期預防性使用抗骨鬆藥品可維持骨密度,有效降低未來骨折發生機率。
根據此研究結果,無論是施打一劑或兩劑Zoledronate,對於預防椎體骨折、脆弱性骨折、任何骨折和主要骨質疏鬆性骨折皆有效,因此希望降低骨折風險的停經後女性,可考慮每5年或每10年施打一劑 Zoledronate 作為預防骨鬆策略。
*註1:
骨鬆標準:T值≧-1.0時為正常骨量,-2.5<T<-1.0則表示骨質缺乏,T<-2.5為骨質疏鬆。
*註2:
Zoledronate是一種雙磷酸鹽類藥物(bisphosphonate),用於治療與預防骨質疏鬆症及其他與骨質流失相關的疾病。它透過抑制破骨細胞(osteoclasts) 的活動來減少骨質分解,從而提高骨密度並降低骨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