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鈣降低 大腸癌風險



       大腸癌是國人好發癌症,且罹病漸漸年輕化,今年度大腸癌擴大篩檢年齡,擴大至45 ∼ 49 歲民眾及40 ∼ 44 歲具大腸癌家族史者。大腸癌的危險因子與飲食、生活作息有關,包括肥胖、高脂肪食物、攝取過量紅肉、低纖維飲食、抽菸及飲酒等,都可能增加罹患直腸、結腸癌風險。
  2025 年1 月一篇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分析了英國婦女的飲食數據,分析不同飲食因素與腸癌風險之關聯,在平均 10 年的隨訪期間,涵蓋12,251 個結直腸癌新發病例,研究發現,每天增加 300 毫克鈣攝取量補充劑,可降低大腸癌風險。鈣質對腸道具有保護機制,因其能與腸道內膽酸及脂肪酸結合,形成不溶性鈣鹽,減少致癌物質對腸道細胞的刺激。此外,水果、全穀類、纖維素的攝取量較高也與降低大腸癌風險有關,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能夠增加糞便體積、減少運載時間、稀釋腸內容物中的致癌物質,進而降低致癌物質在腸道存在的時間,纖維也相當於益生菌的肥料,能在腸道中發酵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可以說是腸道內益生菌的能量來源,因此有助腸道健康。
  研究也發現,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與食用紅肉、加工肉類及酒精呈正相關,每天食用30 克紅肉、加工肉類等,大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8%,而每天20 克酒精風險增加15%。根據「國民飲食指標手冊」的建議,男性每日不超過1 罐啤酒( 或相當於20g 酒精量),女性不超過半罐啤酒( 或相當於10g 酒精量)。降低大腸癌風險,飲食及生活習慣可以注意下列幾個重點:
1.天天五蔬果:每天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蔬菜一份大約是煮熟後半個飯碗的量;水果一份相當於一個拳頭大小,豐富的蔬果能夠攝取膳食纖維、維生素及抗氧化物質來幫助腸道健康。
2.良好的生活習慣:少吃肉類、油炸、燒烤、高油脂食物及勿過量飲酒,並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有助預防大腸癌。
3.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乳製品,牛奶、乳酪、優酪乳是優質的鈣來源,植物性鈣源則可深綠色蔬菜、傳統豆腐、芝麻。

  如果飲食容易攝取不足或乳糖不耐症族群,可透過鈣質保健品,例如鈣粉或鈣片來補充,可選擇碳酸鈣或檸檬酸鈣的補充劑,每次攝食最大的鈣質吸收量為500 毫克,建議每日攝取鈣質約1000~1200 毫克。另外,維生素D、維生素K 能夠幫助鈣質吸收,可隨餐或餐後服用,增加營養素吸收,保護腸道,也有益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