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痛之王 痛風與腎臟的關聯
第一手醫學
本文作者/ 奇美醫院 黃筠婷醫師
痛風是什麼
痛風是一種與高尿酸血症相關的關節炎症狀況,當體內的尿酸過高時,尿酸會在關節和組織中形成尿酸鹽晶體,導致發炎、紅腫、疼痛和熱感,這種因尿酸過高造成之急性關節炎稱之為痛風,臨床上病人常常會抱怨腳趾的關節突發性的疼痛,尤其是腳大拇趾。
痛風之所以被稱為「百痛之王」,主要是因為其發作時帶來的極度疼痛。痛風發作通常突然發生,往往是在夜間,疼痛可以從劇烈到難以忍受,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甚至睡眠。
尿酸與腎臟
尿酸是人體內老廢細胞(胺基酸及核酸)-「普林」代謝的最後產物。血清中尿酸來源80%是體內胺基酸、核酸等分解而來,而20%是由含普林或蛋白食物代謝而來。普林在肝臟代謝形成尿酸,再由腎臟形成尿液排出體外。大多數情況下,尿酸會通過腎臟排出體外,但當體內產生過多尿酸或者腎臟無法有效排出尿酸時,就會發生痛風。
腎臟是人體內的一對重要器官,在調節尿酸排泄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在腎絲球中,尿酸隨血液進行過濾,進入腎小管系統進行再吸收和分泌,大部分尿酸會被腎小管的細胞再吸收回血液中,但也有一部分會被積極分泌到腎小管中準備排出體外,再吸收和分泌的平衡決定了最終有多少尿酸被排出體外,然而,也有多種因素會影響尿酸的再吸收和分泌,包括藥物、血壓、血液中尿酸濃度和體內水分狀態等。當腎臟功能減退或者尿酸產生過多時,腎臟可能無法有效地排出尿酸,導致血液中的尿酸升高,進而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
尿酸升高之原因
1.飲食因素:高嘌呤飲食是尿酸升高的常見原因。嘌呤自然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如紅肉、內臟、海鮮,這些食物被消化後,會在體內再代謝產生尿酸。
2.體重過重或肥胖:肥胖者的皮下脂肪較多,當飢餓時,皮下脂肪會分解產生許多酮體積存在體內,便會妨礙腎臟排泄尿酸,使尿酸升高。而且肥胖者易出汗,使尿量相對減少、尿酸變濃,如此不但會造成尿路結石,也會影響尿酸排泄。
3.酒精:酒精(尤其啤酒和烈酒),會增加尿酸之產生並減少其排泄。
4.腎功能障礙:腎臟是尿酸排泄的主要器官。任何影響腎功能的疾病或狀態,如慢性腎臟病,都可能導致尿酸排泄減少,血液中尿酸數值升高。
5.遺傳因素:家族史和遺傳因素也在尿酸升高中扮演角色,醫學統計指出,有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疾病史的家族,其子女的罹患率較一般人高出約10倍左右。
6.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和抗結核藥,可以減少尿酸排泄,導致血液中尿酸升高。服用抗癌藥、氣喘藥、抗黴菌藥時,會加速尿酸的形成。
7.其他慢性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症等慢性病也與高尿酸血症有關。
尿酸對腎功能的損害
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超過其溶解度時,尿酸可以在腎臟形成結晶並沉積在腎絲球或腎小管中。這些尿酸結晶可以刺激發炎反應,導致腎組織損傷和纖維化,從而影響腎臟功能。尿酸亦可直接對腎小管細胞造成損害,這種直接的細胞損傷和功能障礙會加重腎臟損傷,影響腎臟清除代謝廢物的能力。
高尿酸血症與慢性腎病的發展有關,長期的高尿酸水平不僅對腎臟造成損害,亦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是造成腎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的高血壓可以對腎臟的血管造成損害,降低腎臟的過濾能力,最終導致慢性腎病甚至洗腎。
為了預防尿酸對腎功能的損害,建議進行適當的飲食控制,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保持適當的體重,控制血壓,並定期檢查血尿酸數值和腎功能。必要時,醫生可能會開立尿酸降低藥物,以幫助控制血尿酸值,減少對腎臟的損害。
預防與治療方法
痛風不是老人才要擔心的疾病,近幾年來,由於國人生活作息、飲食習慣之改變,痛風發病年齡已逐年下降。目前飲食控制只能使血尿酸下降約 1.0 mg/dL左右,通常無法使血尿酸值 <6.0 mg/dL,因此若要把血尿酸值降下來,大多需服用降尿酸藥物來達成,若能合併低嘌呤飲食控制,將可減少藥物使用劑量。
1.預防:
◆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避免或限制紅肉、內臟、海鮮、豆類和其他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限制或避免酒精攝入:特別是啤酒和烈酒。
◆增加水分攝入:每日飲水量應達到足夠,至少1500-2000c.c,以幫助稀釋尿酸並促進其排泄。
◆控制體重:通過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減肥,避免體重過重或肥胖,這有助於降低尿酸水平。
◆藥物:預防痛風發作藥物之首選為低劑量秋水仙素。建議劑量為每天 0.5-1 mg,使用期間需至少三個月,另外需注意,秋水仙素在腎功能不佳的病患(CCR<50 mL/min) 劑量宜減半。 若血尿酸值已達治療目標,且無痛風症狀至少3 至 6 個月,則可考慮停止預防痛風發作藥物。
2.治療:
◆降低尿酸藥物:藥物如:Allopurinol和Febuxostat可以用來降低血液中的尿酸,預防痛風發作。
◆痛風發作的治療:急性發作時可以秋水仙素、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或以口服、關節內或肌肉注射類固醇,劑量需與醫師討論。長期控制藥物則分兩類,一類促進腎臟對於尿酸的排泄,如:Probenecid、Benzbromarone、Sulfinpyrazone等;另外一類抑制尿酸合成,如:Allopurinol,而Febuxostat適合用於腎功能不佳之患者。
3. 定期檢查腎功能和與醫療專業人員合作:
◆定期檢查腎功能:建議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包括血液和尿液測試,以監測腎臟健康狀況和尿酸數值。
◆與醫療專業人員合作:透過專業的諮詢,制定治療計劃,包括適當的藥物治療、飲食調整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遵循醫生的指導和建議,定期進行跟踪檢查,及時調整治療計劃。
結語
痛風與腎臟健康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這一點不容忽視。痛風的管理不僅限於用藥治療,更重要的是透過生活型的調整來預防和控制病情。建議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內臟、海鮮類 (海參、海蜇皮除外)宜減少攝取,此外,應限制酒精和含糖食物的攝入,以及每日補充足夠水分,是控制血尿酸數值的關鍵策略,建議一天至少喝足1500至2000c.c.的水分。若體重過重者應慢慢減重,不宜快速減肥或斷食,以免因細胞大量崩解產生尿酸而導致痛風發作,減重以每月減輕一公斤以內為宜。此外應定期檢測腰圍,將腰圍維持在標準範圍內 (國民健康署標準:男性 ≤90 cm,女性 ≤80 cm)。
即使痛風無法根治,通過綜合管理策略,包括適當的飲食調整、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和遵循醫囑用藥,可以有效地控制痛風,減少發作次數,從而提升生活品質。這不僅是對抗痛風的戰略,同時也是維護腎臟健康的重要措施,痛風患者應透過積極的生活方式改變,預防痛風纏身,進而保護腎臟免受進一步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