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拓展知識疆界 醫研能量歷久彌堅



第19 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典禮

       我們正處於一個變動的時代,卻也是充滿機會的時代。回顧近四年,全球人類先是共同面對COVID-19這場世紀之疫;接著,一同見證人工智慧的突飛猛進。這些變化除了影響我們的日常,對醫藥研究或生技醫藥產業,更帶來前所未見的挑戰與機會,並讓各國更重視其醫藥研發能量,期望在這股變動的浪潮下,抓住新機會。
  永信集團專注本業,重視研發、堅持品質,且積極回饋於社會公益;而厚實國內醫藥科技研發工作、鼓勵醫藥科技人才之發展,始終為永信集團關切之議題。

     永信集團創辦人 李天德榮譽博士於2004年,以促進醫藥相關學門之教育與研究為宗旨,成立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而為厚植國內研發能量,自2005年起持續舉辦「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的選拔,迄今已邁入第19屆。其中,「卓越醫藥科技獎」旨在獎勵對醫藥科技發展有實質貢獻之卓越研究學者;「青年醫藥科技獎」則為鼓勵45歲以下之年輕學術菁英持續投入醫藥科技研究;「傑出論文獎」則為拔擢優秀研發人才,鼓勵博士生未來從事醫藥科技研究工作之發展。另為將獎勵卓越、提攜後進的精神,擴展至東南亞國家之醫藥學研界,於2014年增設「東南亞傑出論文獎」。各獎項迄今已累積288人次得獎,並在醫藥研發能量之激勵、醫藥人才發展之培育,深獲國內外之重視與肯定;歷屆獲獎人更各在生技醫藥領域上,發光發熱。
  今年第19 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則延續優良傳統,經初、複審及審查會議等嚴謹程序,選拔出18位得獎人-卓越醫藥科技獎2位、青年醫藥科技獎4位、傑出論文獎10位、東南亞傑出論文獎2位;期待獲獎人能持續深耕醫藥研究,將本獎項的獎勵轉化成向前邁進的續航力!

卓越醫藥科技獎

王憶卿 博士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暨基礎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所長
獲獎成果/胞吐作用與腫瘤微環境交互作用:探討癌症基因與免疫抑制分子之轉錄及轉譯後修飾異常,並發展新穎治療策略
  「好奇心與細心、熱情與堅持,是尖端科學的關鍵。」國立成功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暨基礎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王憶卿博士,寫下她對好科學家的定義,這也是她從事研究工作近三十年的寫照。
  王博士熱愛癌症創新研究,她以癌症生物學為起點,拓展至癌症基因體學;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一步探索腫瘤微環境免疫學,並投入新穎治療策略之開發。
  其中的轉捩點,來自王博士和團隊發現囊泡運輸蛋白Rab37的重要性。當時她認為,Rab37與所運送的每個囊泡貨物蛋白(cargos),應是有趣的科學故事。不過,方向的轉換,背後是龐大又艱難的研究工作,為此她和團隊組成每週免疫學讀書會,從閱讀文獻、摸索方向,到建立新實驗平台,歷經不斷地失敗與修正。在其堅持下,終於獲致創新成果。

       直至現在,她仍清楚記得和學生在電顯室及全內反射顯微鏡室內,一起目睹Rab37與其調控的運輸蛋白在同一個囊泡一起胞吐運輸的時刻,並吶喊著「我看到了~」。自此,她和團隊步步揭開胞吐作用異常致癌的新機制,以及與腫瘤微環境間的交互作用;研究成果創新且具臨床轉譯價值,並已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Autophagy》、《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Theranostics》與《Cell Death and Differ》等;為臺灣在癌症與腫瘤微環境領域之基礎科學頂尖學者。
  回顧這段歷程,王博士描述,「真心感受到酸甜苦辣又引人入勝的過程。」不過正是好奇心與堅持,引領著她持續邁進。目前她和團隊,正積極探討浸潤免疫細胞、纖維母細胞、血管內皮細胞之Rab37調控腫瘤微環境中逃脫免疫攻擊的機制,期望從中找尋抑制癌細胞活化,或活化免疫抑制的新穎癌症治療策略。

葉秩光 博士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
獲獎成果/聲渦式超音波配合微氣泡於藥物釋放與神經調控技術平台之研發

     「傳承、創新、冒險,相信自己,人有無限可能!」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特聘教授葉秩光博士,堅定地說著;這句話也為其研究生涯,做了最好的註解。
  電機工程背景的葉博士,自就讀博士班時期,以「超音波工程」跨入生醫應用,迄今已逾二十年。他更走出實驗室,積極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先後與學生創立兩家公司,為臺灣近年少數學術攻頂且成功產業化之醫藥科技學者。
  例如,他和研究團隊,開發多功能超音波微氣泡平台,不只能增強超音波顯影,微氣泡表面可載附藥物或基因片段,藉此能精準釋放藥物;微氣泡振動產生的衝擊波還能增加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可應用於暫時性的血腦屏障開啟。因此,2013年葉教授與學生成立博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微氣泡產品目前進入FDA 臨床人體三期研究。
  此外,葉博士的研究團隊,更以「龍捲風」為靈感,提出新型概念—漩渦式超音波聲鉗,結合微氣泡,進行操控與藥物釋放;這尤其適合應用於人體血流環境,期讓溶栓藥物更有效地「捲」入血栓內部。相關成果已於2021年發表於《PNAS》,並獲得美國與歐盟專利;以此技術為基礎,葉博士於2022 年與學生創立聲捷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顧這段葉博士形容為「驚奇之旅」的歷程,一切竟源自於「麻煩」。原來,早年要進行超音波實驗,須透過農委會專案自國外進口超音波顯影劑,又貴又耗時,成了他推動自主研發超音波顯影劑的契機;也正因為此轉折,開創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研究從超音波成像,跨足藥物遞送與釋放、神經調控與超音波氣泡物理等,一路上的有趣發現,成為他和團隊持續往前的動力,「到目前為止,研究過程仍驚奇不斷,也希望這種驚奇之旅可以延續下去。」葉博士期許。

青年醫藥科技獎

林書葦 博士


現職/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獲獎成果/動機的腦迴路機制

        一踏入實驗室,顯微鏡下的畫面吸引住眾人的目光:一隻果蠅不斷踩踏著飄浮球,一旁的電腦則精細地繪製出牠的足跡,「這是創新的行為實驗」,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書葦博士,眼神發亮地解釋。原來他們在果蠅前方,透過釋放氣味,藉此模擬及觀察果蠅的覓食行為;不只如此,他和研究團隊,更結合多種先進遺傳與成像技術,進行系列研究。
  其最終目的是以果蠅為模式生物,探究動機的腦迴路機制。「動機對行為具重要影響,甚至與許多心理疾病具關聯性,因此,了解動機的神經機制至關重要。」林博士解釋。自2015年在中央研究院建立實驗室以來,他便帶領團隊,從分子和腦迴路層級,為牽涉動機的重要問題找解答:它如何在大腦中編碼、如何設定目標、如何控制行為、多種動機間又如何交互作用等;尤其關注對生存至關重要的兩個主要動機—飢餓和口渴。
  過去幾年,他和團隊已成功繪製蠅類大腦中,支配飢餓驅動的覓食行為之神經迴路圖;也揭示飢餓和口渴兩個動機系統間如何相互作用,以確定覓食與覓水決策的複雜神經機制;甚至揭開動機控制能力是如何在大腦發育過程中被建構。相關成果已發表於《PNAS》、《Nature Neuroscience》與《eLife》等國際頂尖期刊,不只為動機的神經作用原理提供了創新洞見,也對未來的動機研究建立了嶄新的理論框架。

     「A good scientist is like an artist who sees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林博士的座右銘,正如同他在動機研究的探索與堅持:持續從平凡中發現不平凡。「研究是條漫長但充滿樂趣的道路,我們拓展著人類知識的疆界,過程中的新發現,也可能在未來改善人類的生活,我很高興能夠走上這條路!」

胡尚秀 博士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發展處副研發長
獲獎成果/功能生醫材料與藥物遞送系統-可注射之磁電效應微球在腦創傷神經修復

     「願要大、志要堅」走進國立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教授胡尚秀博士的辦公室,這句座右銘映入眼簾。材料工程背景出身的胡博士,對開發創新材料深感興趣;他更不畏跨領域挑戰,致力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生醫領域,為棘手的醫藥問題,提供創新解方。
  自2013年於國立清華大學成立實驗室以來,他帶領團隊開發「功能生醫材料與藥物遞送系統」,迄今已滿十個年頭;他們更已為腦神經再生醫學、肺轉移腫瘤免疫治療、原位型腦瘤免疫治療等,提供創新材料之治療方案;成果並發表於國際頂尖期刊,如《Nature Communication》、《ACS Nano》與《Advanced Science》等。
  其中,「可注射之磁電效應微球在腦創傷神經修復」為胡博士的研究亮點之一。全球約有5,000萬創傷性腦損傷的病人,長期影響情緒、認知與行為;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組織幾乎無法再生,並易導致腦運動、感覺皮層萎縮,對病人與家人的生活帶來重大衝擊,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更高達4,000億美元。
  胡博士與研究團隊,開發世界創新之可發電注射型水凝膠(injectable hydrogel),在神經組織工程上提供了龐大的優勢,可同時封裝細胞和生長因子,引導神經細胞再生,是生醫材料開發上的一大突破。
  特別的是,相關研究建立跨團隊合作模式,不只整合材料、電機、醫工與臨床醫學領域,更來自跨校與醫院的共同開發;對臺灣發展高階生醫材料,帶來新契機。「未來,我將繼續努力,不斷突破創新,將奈米生醫材料研究推向更高層次,並提升我們在國際上的能見度和影響力!」他期許著。

莊祐中 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臨床教授
獲獎成果/優化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血流感染的治療策略

      「自從進入感染科,我便經常遇到抗藥性細菌感染的病患。如何為他們提供最佳治療,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標,」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莊祐中博士,是一位醫師科學家,他懇切地道出期盼。
  全球正面臨「超級細菌」危機-多重抗藥性菌株不斷出現,而新的抗生素研發速度卻始終無法跟上、甚至停滯;這都讓醫師在臨床治療上變得更困難,也對民眾的健康造成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更多次敲響警鐘。
  其中,又以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VRE)的狀況,尤為嚴峻,因此莊博士希望在此情境下,最大化現有藥物的療效。他帶領團隊,在過去五年間進行了大型的世代研究。從中發現,其實更高劑量的抗生素daptomycin能夠顯著改善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菌血症的預後,這顛覆了以往的認知,更改變了抗生素使用指引,將daptomycin列為治療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菌血症首選藥物,並對daptomycin的使用建議劑量進行修正。
  除此之外,莊博士持續使用世代研究及動物模型,尋找最適合的萬古黴素抗藥性腸球菌菌血症治療策略,包括:藥物、劑量和合併使用的方法。系列研究的互相印證,對臨床治療建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目前,他更與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相關實驗室展開跨國合作,期盼能透過更前端的預防,減少多重抗藥性細菌的感染機會。
  「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保持熱情!」這是莊博士的座右銘,也如同他帶領團隊進行的研究工作,從臨床出發,積極向未解問題找解方。

劉雅雯 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獲獎成果/骨骼肌發育與遺傳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

        它,佔人體重量的四成,並肩負運動、呼吸與代謝之重任;特別的是,不同於多數人體組織,它還擁有再生能力-這是「骨骼肌」!近年來,骨骼肌對人類健康、老化與疾病預後的重要性,備受關注;而影響其運作的細胞生物學與分子機制,更成了學術焦點。

        不過,早些年前,這其實是相對冷門的領域,許多實驗系統也尚未成熟建立。「也許正是我的一無所知,造就我的一無所懼,」國立臺灣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副教授劉雅雯博士,回憶起2012年自美返臺建立實驗室的歷程。
  她專注探究肌肉再生與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並和學生、合作團隊,克服種種困難,逐步建立起各類實驗系統,並獲致重要成果。例如,利用體外重組實驗、肌纖維母細胞、果蠅與小鼠為實驗平台,發現肌肉再生時的特殊細胞骨架蛋白調控機制,為肌肉再生的分子與物理特性,提出了嶄新觀點。此外,她和團隊也解開基因突變造成遺傳性中央核肌肉萎縮疾病的病理機轉;更首度證明GSK3α調控肌肉細胞中葡萄糖運轉蛋白之分布,及其對第二型糖尿病以及胰島素阻抗性的影響。
  系列傑出成果,已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Journal of Cell Biology》、《Cell Reports》等,並具國際領先地位。劉博士的研究,更整合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等,不僅具學術創新性,亦具備未來臨床治療策略之參考及轉譯應用價值。
  「Dare to step out of comfort zone, dare to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and dare to be different.」這是劉博士對好科學家的定義,而這彷彿是她投身研究的寫照:敢於挑戰現況、敢於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