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威脅 Candida auris 在台灣的出現



       念珠菌屬目前台灣臨床上因為念珠菌(candida spp.)感染中,比例最多的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其次為C. tropicalisC. glabrata。若侵入到全身引發了念珠菌菌血症(candidemia)的問題時,治療需要以全身性抗黴菌藥物做使用,例如Azole類(包括Fluconazole、Voriconazole……)、Echinocandin類(包括Micafungin、Anidulafungin、Caspofungin)、Amphotericin B,而因為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的廣泛存在,大多在培養出念珠菌菌種時,會先以廣效性的Fluconazole做治療,但實際臨床上的藥物選擇,仍需要以病患的嚴重度和黴菌菌種的藥物感受度做選擇。

     2009年時,在日本第一次在一位病患的外耳道中發現了新的一個菌種Candida auris,在韓國也有15例病患發現此菌種引起的中耳炎,之後在南韓更有案例引起了血液感染。目前Candida auris死亡率約有30-60%,對於Fluconazole具有抗藥性,而對其他Azole類、Amphotericin B、Echinocandin類藥品皆有不同的感受性。因為是新發現的菌種,在診斷及治療上都是不容易的挑戰。2015年巴基斯坦也陸續出現了血液感染的案例,並要求美國疾病管理與預防中心CDC協助,隨後CDC更發布警示,Candida auris感染病例在印度及南非地區已經逐漸增加。在抗黴菌藥物對於Candida auris的敏感度,可以以其他candida菌種做推估,對於Fluconazole≥32μg/mL,其他包括Voriconazole≥2μg/mL,Echinicandin≥8μg/mL,Flucytosine≥128μg/mL,Amphotericin B≥2μg/mL。

      1999-2016年,台灣關於candida菌種感染的5064位病患基因序列的分析,並沒有發現Candida auris的序列。而在2018的時候,首次在台灣被發現Candida auris的存在,分別在奇美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進行治療。
  以其中一病患為例,個案為一位64歲男性台商,2021年因為糖尿病及中風病史在越南住進醫院,一開始出現意識模糊,懷疑是敗血症性腦病,住院期間出現心室顫抖引起的心搏驟停,後續因為急性腎臟受損進行了腎臟替代治療並住進了ICU,因院內感染使用了一些抗生素治療,在BAL(支氣管肺泡灌洗)和膿瘍檢測菌種後,以Caspofungin給藥。之後轉診回到台灣於高醫附設醫院進行診治,先是插上CVC(中央靜脈導管)和洗腎,12天拔除CVC,而第21天時出現發燒及低血壓症狀,給予廣效抗生素和升壓劑(Norepinephrine),初步的血液培養出yeast-like的菌種,後續判定為C.auris。約第26天開始給予Anidulafungin(第一天給藥200mg,後續每天給予100mg),第27天再次血液培養即為陰性,給予15天後停藥,之後轉到呼吸照護病房,而ICU及病患身上皆無培養出C. auris,院內也無出現其他案例。

       台灣這兩件案例,在對抗黴菌藥物的感受度濃度如下表Table 1.,對於Fluconazole的抗菌最小濃度,兩病患分別是8和16mg/L,另外對Amphotericin B、Echinocandins(Anidulafungin、Micafungin)、5-Flucytosine都有較低的抗菌最小濃度,病患的感染可以用較低劑量的藥劑就有療效。

    大部分的念珠菌菌血症可以先以Fluconazole做廣效性給藥,但培養出菌種後,建議以感受度較高的抗黴菌藥物做治療,像是念珠菌中的C. glabrata、C.krusei、C. auris對於Fluconazole無感受度,須改用感受度較高的Micafungin等藥物做治療,而近年非白色念珠菌(non-albicans)感染機率不斷增加,且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死亡率也相對白色念珠菌高出許多,更有文獻提出了提早給予適合的抗黴菌藥物,可以大幅降低病患的死亡率。
  面對新興發現的菌種,在診斷及治療上都不容易,全球至2022年已出現超過50個感染Candida auris的案例,國外不論是感染在腸胃道、泌尿道等,都有因引發敗血症或其他原因死亡,而台灣目前的兩起個案並無死亡,及早培養並確認黴菌菌種,及早給予適當的抗黴菌藥物,可大大增加病患存活的機率!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2002,VOL.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