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的科普生力軍- 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志工隊



 圖一: 參訪「永信醫藥文物館」的學童們,正跟著志工的腳步,探索館內的「寶藏」。 

      每週三、五、六,位在大甲鐵砧山的「永信醫藥文物館」,充滿朝氣。身穿亮綠色背心的志工們各就崗位,迎著笑臉,以親切又專業的口吻,帶領參訪的大、小朋友探索館內的「寶藏」!
  從日常藥袋、藥品的揭密,讓用藥更安心;或引導民眾,漫步時空迴廊,一窺早期的製藥設備,到現代製藥科技的演進。搭配互動裝置,志工更生動地解說起「藥從哪裡來?」「吃下肚的藥又往哪裡去?」這讓難以想像的藥物旅程,躍然呈現眼前。不只參觀諮詢、導覽解說,志工們更化身為闖關活動關主,指引訪客玩科學、解任務,寓教於樂。或輔佐大、小朋友,完成乳液或泡澡錠等DIY 體驗活動。什麼任務,都難不倒他們!

臥虎藏龍的科普生力軍
  這群充滿熱忱、慷慨分享醫藥知識的科普生力軍,各個都是「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志工隊」的成員。自二〇一六年「永信醫藥文物館」開館以來,志工隊即為重要的幫手,服務值勤迄今,已邁入第七年。志工人數從當時的28 人,增加至目前的56 人;其中不乏多位元老級成員,見證了志工隊的茁壯。

        特別的是,志工隊的組成面貌多元。有退休教師、地方公務員、永信藥品集團員工、中小企業員工、家庭主婦或學生,人人都是隊上要角。跨領域、跨世代的背景與專長,讓這支志工隊練就「十八般武藝」;他們更以彼此為師,互相切磋、成長!例如,隊上有多位幼兒園、國小退休教師,碰上參訪的活潑學童,總能使出各式招數,讓孩子們靜心聽導覽,或踴躍提問、玩互動。擔任家管的志工,面對元氣孩童,或福氣長輩,則能熟稔地切換不同解說模式,設身處地,讓醫藥知識,融入對方的生活情境。
  志工隊還有位高中自然學科的退休教師,喜愛策劃、擁有扎實科學底子的他,時常加入創意或自製道具,豐富了導覽。他那密密麻麻的導覽筆記,成為志工們爭相傳閱的秘笈。部分永信藥品集團的在職員工或退休人員,也投入志工隊行列。他們來自製藥業第一線的經驗,讓導覽解說在知識與實務間,激盪出精彩、有趣的火花;其他志工夥伴,也藉此更熟悉藥品、藥業,拓展不同視野。

走入校園,成為用藥安全推廣大使
  不只館內服務,自二〇一九年起,這群科普生力軍更走進中部海線地區的校園,推廣「用藥安全」。每次的出隊陣容,以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同仁為講師,五至七名志工擔綱「得力助手」,分組帶領學生。他們以一至兩堂課的時間、絕佳的默契,搭配遊戲式教具,揭開「藥品設計的秘密」。例如,當講師提及發泡錠,志工即拿出廣口瓶、放入發泡錠,引導學生觀察瓶內變化。或以五顏六色的膠囊及藥錠模型,帶領學生認識劑型、各自包裹的「外衣」具備什麼功效。豐富的互動式教學、專業的志工輔助,讓醫藥科學及用藥安全知識,在校園裡萌芽。
  四年多來,志工隊的足跡,已遍及超過50 間學校、服務超過2500 名師生,更獲得校方滿滿的正向回饋,「每組的志工都很有用藥知能,且耐心協助學生,超棒!」

志工培訓,讓科普生力軍持續「充電」
  志工隊擁有的專業知識、展現的熱忱態度,來自持續的精進。
  從每次值勤服務,彼此的觀摩、切磋,或由醫藥基金會發起的例行演練、考核,都是重要環節。每年,定期舉辦的「志工特殊教育訓練」,更是關鍵,藉此凝聚服務理念,並淬鍊志工的專業知能與素養。
  本年度第一場志工教育訓練,於三月三十日舉辦,近四十位新舊志工,踴躍參與。課程內容豐富,先由內部的訓練講師打頭陣— 從健康知識、用藥安全入門,為志工的醫藥知能,奠定基礎。接著,由外聘講師輪流接力-「CPR 及AED
急救技能訓練」是每年的必修課,有助於志工應對緊急狀況,也讓新進志工輪流實作。
  課程另會邀請各專業領域的醫療人員,分享觀點,為志工們的醫藥知識「充電」。從營養師到物理治療師,皆曾是講師名單;歷年主題並涵蓋「擊退肌少症全攻略」、「智不可失— 認知運動」等課程。
  今年,由光田綜合醫院骨科部嚴可倫主治醫師,分享「存骨本,骨鬆不來找」。從辨別警訊,到如何超前部署,在嚴醫師的妙語轉譯、帶動伸展下,志工更認識自己的身體,也為腦中的「知識寶庫」,注入新活水。
  課程最後,安排了身心舒壓的DIY 體驗— 製作清潔錠「泡泡炸彈」。這是文物館即將亮相的DIY 活動,由志工們搶先體驗。在講師的帶領下,志工們捲起袖管,混合小蘇打粉、無水檸檬酸等材料,再拿出模具壓模、固定,實用的清潔錠就此完成。只見他們,胸有成竹地拿著作品,彼此分享,也為這次的志工培訓,畫下圓滿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