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輕忽的長新冠! 研究發現女性患長新冠的風險較高



背景介紹
  COVID-19 病人在感染4 週內為急性期,大多數患者在經過4 週或更長時間後會逐漸好轉。一部分的COVID-19 病人,在確診後最初症狀出現之後,仍持續出現症狀。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前揭病人統稱為「長期COVID(Long COVID)」,其中症狀持續超過感染後4 週者稱為「症狀持續存在的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若超過12 週且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則稱為「後COVID 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於2021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 將SARS-CoV-2 確診後三個月仍出現症狀且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以上,而這種現象無法用其他疾病診斷去解釋,定義為長新冠(Long Covid)。
  感染後導致患者出現疲勞症狀的詳細病理機轉至今仍未明確,目前學者認為可能與持續低度慢性發炎有相關性,其治療方式仍以症狀療法為主。隨著長新冠患者越來越多,康復門診的醫療需求亦日漸重要。根據系統性回顧分析,學者發現長新冠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短促、疲勞、睡眠障礙或失眠等,本項研究探討出現長新冠的三種症狀( 持續疲勞伴隨身體疼痛或情緒波動、認知障礙、持續的呼吸系統問題)。
 

研究發現
  於2022 年10 月10 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的最新數據中,學者共收錄了54 項研究,來自22 個國家的120 萬人的研究數據,收錄期間為2020年3 月至2022 年1 月,參與者來自44 項已發表的研究( 包括10,501 名住院患者和42,891 名非住院患者) 、10 項隊列研究( 包括10,526 名住院患者和1,906名非住院患者) 以及2 項美國電子病歷數據庫( 包括250,928 名住院患者和846,046 名非住院患者) 。學者將長新冠定義為自初次感染三個月後仍出現症狀且症狀持續至少兩個月以上。
  研究顯示,參與研究的120 萬人中,至少出現一個長新冠的三種症狀( 持續疲勞伴隨身體疼痛或情緒波動、認知障礙、持續的呼吸系統問題) 的患者中,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患有長新冠症狀!數據顯示女性患長新冠風險為男性的兩倍(女性占比為10.6%,男性占比為5.4%),且約七分之一(15.1%) 的確診者感染後一年仍有症狀。需住院的確診者較未住院的確診者容易發展成為長新冠,患長新冠的占比又以住進加護病房的住院者最高(43.1%)、其次為住一般病房的確診者(27.5%)、非住院的確診者最低(5.7%),但多數確診者並未住院。
  參與研究的多數確診者都是在omicron 成為主流株之前被感染的,目前還不清楚omicron 是否會導致同樣多數的長新冠,但初步研究表明風險較低。

總結
  研究發現COVID-19 的確診者在發展出長新冠後,典型症狀為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問題,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學者認為確診者即使一開始的症狀輕微,並不意味著將來不會發展成為長新冠且長新冠對於確診者的生活以及工作能力造成巨大的影響,研究人員應優先考慮尋找有效且負擔得起的長新冠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1.JAMA. 2022 Oct 25;328(16):1604-1615. Estimated Global Proportions of Individuals With
Persistent Fatigue, Cogni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 Clusters Following Symptomatic
COVID-19 in 2020 and 2021.
2.Medscape’s WebMD Health News
Most Long COVID Cases Started With Mild Symptoms: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