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玩同樂、鍛鍊身心的「無界運動場」 永信運動公園及健康促進講座



 這個夏天,位在大甲鐵砧山的「永信運動公園」更熱鬧了。紅、黃、綠相間的巨型六角柱,座落在長頸鹿雕塑旁,成了當地的新地標,更築起孩子們的新樂園。一早,成群的孩子已在遊戲場探險:有的進入攀爬網、手腳並用地鑽洞往上;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則從攀岩牆挑戰,手掌抓握、腳找踩點,步步向上。抵達眺望臺後,他們以傳聲筒向爸媽呼叫著,「我到囉!」接著,從4.5公尺高的旋轉滑梯溜了下來,並笑著嚷嚷,「我要再玩一次!」
  從鑽洞、攀岩牆、傳聲筒、滑梯,到一旁花朵旋轉杯、翹翹板等豐富的遊具設計,不只增進孩子們的五感刺激,也訓練肢體發展,更讓親子體驗共玩的樂趣。不遠處的相思樹下則設置「體健設施區」,成了同行長輩的訓練場,他們輪番使用雙人上肢牽引輪及雙人浪板,各別鍛鍊上肢與下肢的肌肉。
  這座新遊樂場的規劃初衷,來自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的期盼—打造一座兼具趣味、互動,且能滿足不同對象探索需求的遊戲場;也賦予佇立近半世紀的「永信運動公園」一個新面貌。
永信運動公園-在地人的無界運動場
  一九七五年,永信藥品集團創辦人李天德先生,精心闢建「永信運動公園」與全民共享。在這八公頃的園區內,不只有多元生態,更特別的是,園內規劃了各式運動設施,以呼應李天德先生「藥期毋藥」理念-保持健康、不吃藥,應是人們追求的目標;而運動正是一大關鍵。
  例如,園區內依鐵砧山的地勢,打造健行步道,時而平緩好走,時而沿坡而行,高低落差可鍛鍊心肺與肌耐力。這裡還有籃球場與十九座排球場,更是「永信杯全國排球錦標賽」的賽事場地。到此健行、打球、做體操,是許多在地人的日常,有些人甚至數十年如一日,天天來此報到。
  若再深入公園內探險,還有「織築」設施。這是於二〇一九年夏天改造而成,運用既有的單槓、攀爬架設備,新增攀爬網、吊籃等,不只具裝置藝術特色,也讓孩子們擁有專屬且安全的遊玩空間。園區內多元的設施,以及與時俱進的優化,讓這座創辦人心目中的「無界花園」,也成了全家同樂、鍛鍊身心的「無界運動場」,更持續守護著在地人的健康。

健康促進講座-讓健康種子在生活中發芽
  健康促進,不只在「永信運動公園」裡實踐,更要向外播種,並在生活中發芽。自二〇一八年起,基金會每年舉辦的公益講座,也是建構這座「無界運動場」的重要拼圖。
  六月的週末上午,台中市朝馬國民運動中心的教室內,齊聚了二、三十位民眾。他們聚精會神地聽從指示-躺平在瑜珈墊上、再整齊劃一地左腳向上抬舉,感受大腿後側的肌肉伸展。
  他們不是在上瑜珈課,而是參與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舉辦的公益講座-「後疫情時代,儲存『肌』金趁現在」。
  近兩年,許多人因為COVID-19疫情,打亂了運動習慣,或因長期居家上班、上課,肌肉量已不知不覺流失。因此,基金會今年以「提升肌力」為主軸,規劃健康促進講座,邀請物理治療師擔任講師,並採授課與實作並行。例如,先是了解如何分辨肌肉量不足等知識;再透過一小時的實作,了解透過居家運動,也能鍛鍊肌肉、提升免疫力。基金會每年更會以不同主題,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和民眾分享科學與臨床上的建議與實踐。例如,我們曾以「辦公室的核心運動訓練」、「脊椎漫談」為題,邀請物理治療師,分享現代人因姿勢不良所造成的健康問題-腰痠背痛、網球肘等,又該如何透過核心運動訓練改善。或以「筋膜放鬆」為題,探究運動後疼痛與筋膜的關係,又該如何使用滾筒放鬆筋膜?
  另外,有感於「健康是吃出來的!」,基金會也曾邀請營養師,以「擊破糖衣陷阱!」為題,分享生活中「醣」與「糖」辨識教戰、哪些食物又隱藏著糖衣陷阱,又該如何製作減醣料理?活動年年獲得民眾的熱烈迴響。
  從永信運動公園的維護優化,到健康促進講座的舉辦,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持續以建構國人健康的身心靈為使命,而這股使命,就在「無界運動場」的精神裡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