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台灣最新血脂指引出爐!
第一手醫學
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台灣高血脂的盛行率高達25.6%,即國人每4人中就有1人血脂超標。近期多篇研究亦指出,血脂異常與COVID-19感染的嚴重程度和死亡率增加有關,建議血脂異常患者應密集監測血脂並積極治療,以降低相關風險。今年5月國內四大醫學會,包括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和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聯合發表了最新版「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更新高風險族群的治療目標。
冠狀動脈疾病(CAD)/急性冠心症(ACS)
2022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建議:
● CAD/ACS 患者的LDL-C 目標為< 70 mg/dL。
● 若為ACS 合併糖尿病患者、高風險CAD/ACS 患者( 包括12 個月內有發生心肌梗塞、≥2 次心肌梗塞病史、多支血管病變之CAD 患者或伴隨周邊動脈疾病者),應考慮LDL-C 目標為< 55 mg/dL。
在2017年台灣高血脂治療指引中,就已建議CAD/ACS患者的LDL-C目標為70 mg/dL。而最近日本發表一項大型的隨機臨床研究REAL-CAD,更證明亞洲CAD患者將LDL-C降至70 mg/dL的益處。
該研究主要收錄的患者族群為(1)具ACS病史(包括急性心肌梗塞或不穩定型心絞痛>3個月),或(2)曾進行冠狀動脈重建治療(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或冠狀動脈繞道術>3個月),或(3)血管攝影檢查顯示冠狀動脈狹窄≥75%。所有患者被隨機分派成2組,分別接受高劑量(4 mg/day)或低劑量(1 mg/day) pitavastatin治療。主要評估指標為一複合性指標,內容包括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塞、非致死性缺血性中風和需要緊急住院治療的不穩定型心絞痛。
結果顯示,相較於接受低強度statin治療、LDL-C為90 mg/dL的患者,接受高強度statin治療並且LDL-C達73 mg/dL的患者有顯著較低的主要指標事件發生率,這是第一個在亞洲執行的相關試驗,顯示出使用高劑量statin藥物不僅有益,而且在亞洲族群具有相當良好的耐受性。
周邊動脈疾病(PAD)
2022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建議:
● 有症狀的PAD患者,包括周邊動脈重建治療史、因動脈粥狀硬化疾病導致缺血性肢體的截肢史和血管攝影檢查顯示周邊動脈狹窄>50%,LDL-C目標為< 70 mg/dL。
● PAD合併CAD或頸動脈狹窄患者,應考慮LDL-C目標為< 55 mg/dL。
PAD 是全身性動脈粥狀硬化的臨床表現。由於下肢動脈粥狀硬化,使得血管變得狹窄而產生缺血性症狀,如跛行、缺血性潰瘍、急性或者是危急性肢體缺血等。PAD 患者發生心肌梗塞、缺血性中風和心血管相關死亡的風險較高,甚至高於CAD 患者,因此,PAD 患者應更積極的去控制LDL-C。
根據一meta-analysis研究指出,PAD患者使用statin藥物控制LDL-C與較低的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中風風險和心肌梗塞風險有關,同時能幫助改善PAD相關症狀,提高運動耐力,並減緩動脈粥狀硬化斑塊的惡化。
另外,韓國發表的一篇回溯性研究評估了LDL-C對接受血管內治療(endovascular treatment, EVT)的PAD患者的影響。結果顯示,相較於LDL-C中位數為70 mg/dL的患者,LDL-C < 70 mg/dL的患者有較低的MACE風險(包括全因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和中風的綜合風險評估)。因此,亞洲PAD患者也應以LDL-C < 70 mg/dL為目標。
缺血性中風/暫時性腦缺血(TIA)
2022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建議:
● 急性缺血性中風或TIA患者,LDL-C ≥ 100 mg/dL時,建議使用statin藥物治療。
● 住院前已接受statin藥物治療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或TIA患者,住院後應持續使用statin藥物治療。
● 缺血性中風、TIA 合併有腦/ 頸動脈狹窄或CAD 的患者,LDL-C 目標為< 70 mg/dL,可合併使用statin 藥物和ezetimibe 治療,視情況加入PCSK9 inhibitor。
據台灣中風登錄平台統計,台灣中風患者中超過70%的患者為缺血性中風。其中,高血壓(79.2%)和血脂異常(49.4%)為最常見的危險因子。
過去曾有多項大型臨床研究評估了中風患者在住院期間使用statin藥物治療的效果。相關結果均支持缺血性中風患者若住院前已接受statin藥物治療,住院後持續使用與較好的存活率有關;反之,於住院後停止statin藥物治療的患者,與較高的死亡風險有關。使用高劑量statin藥物治療和在中風住院期間較早開始statin藥物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益。
另外,於2020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大型臨床試驗(TST trial)評估缺血性中風/TIA患者以不同LDL-C為目標的影響。共收錄2,860位患者,隨機分派為2組,分別以LDL-C < 70 mg/dL或90-110 mg/dL為目標。經過3.5年的觀察,發現相較於LDL-C 90-110 mg/dL組的患者,LDL-C < 70 mg/dL組的患者在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較低,且出血性中風或新生糖尿病風險未顯著增加。LDL-C < 70 mg/dL組的患者中,有24%接受高強度statin藥物治療,76%接受中強度statin藥物治療,41%接受statin藥物和ezetimibe合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