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皮膚乾癢 保濕保養對策!



        天氣開始變冷之際,不少人發生皮膚搔癢、乾燥及脫屑等症狀,即是一般俗稱之冬季癢,醫學名稱是「乾燥性/ 缺脂性皮膚炎」(xerotic/asteatotic dermatitis)或「冬季濕疹」(winter eczema)。主要是因為皮膚保水能力不足加上皮脂腺分泌減少,造成乾冷時某些區域皮膚發癢及發炎的反應,但冬季癢並非冬天限定,一年四季皆有可能發生。好發族群以男生較多,且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

乾燥性/ 缺脂性皮膚炎


  當遇上氣溫較低或溫度、濕度劇烈變化時,人體皮脂腺分泌減少,水分容易從皮膚蒸發流失,乾燥情況也就隨之產生。發病部位以小腿前脛、手肘、腳踝、頸部及腰部,這些皮脂腺較少且容易摩擦的區域最多。輕症患者皮膚常呈現乾燥、脫屑、失去光澤和皮膚乾癢等症狀;嚴重一點的患者皮膚可能出現龜裂、紅色網狀條紋,這些條紋是皮膚乾燥、缺乏彈性而裂開,導致微血管破裂的結果,乾掉的血就形成裂紋中的紅色。若患者又任意搔抓、過度清洗、刺激或塗抹各式各樣不適合的藥物,容易破壞皮膚表層,進而造成病情愈來愈嚴重。

 

治療原則:以保養為主,藥物治療為輔!


日常保健
1. 隨時滋潤,加強保護:治療乾燥皮膚的關鍵是勤擦保濕乳液!保濕劑可藉由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油性層,將水份封存在皮膚內,因此保濕產品以油脂含量較高的乳液或凡士林為佳。擦乳液的最佳時機,於沐浴後使用最為有效,趁水份還停留在皮膚時,立刻擦可以將水份鎖在皮膚內。另外,其他時間只要覺得乾,也應盡快補擦。
2. 避免過度清潔:乾冷季節時沐浴次數不宜過多,也不適合使用去汙力過強的沐浴乳或肥皂,清洗的時候水溫不宜過熱,減少對脆弱的表皮造成進一步破壞。
 

藥物治療
1. 外用類固醇可以在輕至中度的乾燥性皮膚炎達到不錯的消炎和止癢效果。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萎縮或變薄,且讓微血管破裂的問題更惡化,所以治療上以保濕劑為主,視搔癢狀況輔以外用類固醇藥膏( 如betamethasone、dexamethasone、triamcinolone)。
2. 口服抗組織胺是常見用來控制搔癢的藥物。部分研究發現,會產生鎮靜效果的抗組織胺成分( 如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 可能比較有效。


結語
  每每氣溫驟降之時,不僅會帶來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更會造成皮膚發癢、乾燥的問題,尤其是年長者常常因此苦不堪言。面對乾燥性皮膚炎不僅要積極保養、勤擦乳液,還需注意環境濕度、溫和清潔、平時多補充水分、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避開過敏原及辛辣食物,才能揮別皮膚乾癢帶來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