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典禮



綻放異彩
臺灣醫藥科研量能締新猷

       生技醫藥產業,是臺灣產業發展的重點,尤其近兩年在COVID-19的影響下,臺灣的醫藥科技研發能量,逐漸在國際間嶄露頭角。永信集團專注本業,重視研發、堅持品質,行有餘力積極回饋於社會公益。尤其,厚實國內醫藥科技研發工作、鼓勵醫藥科技人才之發展,始終為永信集團關切之議題。
        財團法人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以促進醫藥相關學門之教育與研究為宗旨,於2004 年由永信集團創辦人 李天德榮譽博士成立;而為厚實國內研發能量、獎勵醫藥科技優秀人才,自2005 年設置「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今年已邁入第17 屆。其中「卓越醫藥科技獎」旨在獎勵醫藥領域傑出研究學者,對醫藥科技發展有實質貢獻者;「青年醫藥科技獎」則為鼓勵45 歲以下之年輕學術菁英持續投入醫藥科技研究;「傑出論文獎」則為拔擢優秀研發人才,鼓勵博士生未來從事醫藥科技研究工作之發展。另為能將獎勵卓越、提攜後進的精神,擴展至東南亞國家之醫藥學研界,故於2014 年增設「東南亞傑出論文獎」,迄今累計251位得獎人次。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對醫藥研發能量之激勵、醫藥人才發展之培育,已深獲國內外學術界之重視與肯定,歷屆獲獎人更各在生技醫藥領域上,發光發熱。
        今年第17 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延續優良傳統,經初、複審等嚴謹審查程序,選拔出 18 位得獎人-卓越醫藥科技獎 2 位、青年醫藥科技獎 4 位、傑出論文獎 10 位、東南亞傑出論文獎 2 位。

卓越醫藥科技獎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

獲獎成果/幽門桿菌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防;腸道微菌;消化系統惡性腫瘤
  在1990 年代,胃癌曾位居臺灣十大癌症第三位,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吳明賢,在當時以胃腸科主治醫師為職志,更在就讀博士班時期,選定胃癌及幽門桿菌作為研究主軸。由於早期去除幽門桿菌能達到預防胃癌的效果,但在抗藥性菌株愈趨普遍下,如何以有效的藥物組合進行治療,是臺灣乃至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吳博士更聯合其他醫學中心,組成臺灣幽門桿菌和胃腸疾病臨床試驗聯盟,進行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
  一系列的除菌研究成果,已發表於Lancet、Gastroenterology、Gut 等世界知名期刊,更應用於臨床醫學,為第一線醫師及苦於抗藥性菌株的病人,提供了可靠的實證依據。此成果更躍上世界舞台,藉由參與WHO下之IARC 制定,改變了國際上幽門桿菌治療及預防胃癌的準則。
  自幽門桿菌研究,吳博士更帶領團隊拓展至腸道微菌(gut microbiota)研究。例如,開發出口服肉鹹測試以辨別健康成年人是否易因吃紅肉產生導致心血管疾病的氧化三甲銨(TMAO),且能辨別出可產生TMAO 分子的細菌;這是全球首次以簡易測試証實個人營養的潛能,更提升了臺灣在臨床試驗上的整合與競爭力,也協助本土生物科技公司開發出糞便診斷幽門桿菌試劑等。
  身為醫師科學家的吳博士回顧這段歷程,最感到欣慰的是,消化性潰瘍已從常見疾病變成罕見疾病、胃癌從十大死因的第三位降到第八位,「當看到國民健康的增進及醫療支出減少上的成果,是做為醫者最大的驕傲。」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講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
獲獎成果/磷酸鹽轉運膜蛋白的分子結構揭示對人類磷酸鹽轉運膜蛋白SLC20 的理解

  人類磷酸鹽轉運膜蛋白(hPiT/SLC20)的功能異常會引起許多疾病,包括:血管和腦的鈣化,甚至造成神經退化性疾病-原發家族性腦鈣化症(Primary Familial Brain Calcification PFBC),也稱Fahr's disease,即是其一。由於生物功能與其分子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解析分子結構對深入了解生物功能具重要意義;但此基礎研究工作,極其複雜且有挑戰性。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講座教授孫玉珠博士長期深耕細胞膜蛋白領域,解析了臺灣第一個多重穿膜膜蛋白的分子結構-質子泵焦磷酸水解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近期,他們更進一步利用X 光晶體繞射方法解析第二個膜蛋白的分子結構-海馬棲熱菌的磷酸鹽轉運蛋白(TmPiT)。因TmPiT 與人類磷酸鹽轉運膜蛋白(hPiT)的胺基酸序列具有高相似度,相關研究進展對探索人類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孫博士認為,這是作為基礎研究學者的最大驕傲。下一步,其研究團隊將與臨床醫師的實驗室,在既有的基礎上進行更深、更廣的研究,並延伸到醫學領域,期望能揭示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機制,並對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病患有所幫助。

青年醫藥科技獎


現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治醫師
獲獎成果/頭痛及複雜性神經血管疾病機轉之轉譯研究

       頭痛是造成全球最多病患失能的疾病之一,也對社會經濟與醫療體系造成巨大衝擊。其中,複雜性神經血管疾病,包括: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RCVS)及偏頭痛(Migraine),一旦病症發作,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陳世彬博士,既是醫師科學家,也是病人,他和家人長期受偏頭痛所苦,特別能對病人的處境感同身受。經過十多年的耕耘,陳博士和「榮陽頭痛研究團隊」,在多種頭痛疾患的研究上,居於國際領先地位。例如,研究團隊全方位破解RCVS
這類謎樣的疾病,包含:釐清其臨床表現與病程、建立檢查與治療標準流程準則、開發新影像技術協助診治,或致病生理機轉的探討等,研究產出居世界第一。
  針對偏頭痛,其團隊不只建立偏頭痛動物模式及進行基因研究,也完成臺灣及亞洲唯一的偏頭痛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陳博士希望透過結合基礎與臨床的雙向轉譯研究,更瞭解偏頭痛的病生理機轉,並藉此開發新的治療標的。

       豐碩的研究成果,讓陳博士受邀撰寫教科書章節,並成為國際頭痛學會官方期刊Cephalalgia 的副主編。而他的研究腳步不因此停歇,「我們的長期目標是,希望透過研究提供這二個複雜性神經血管疾患疾病新診斷或治療之契機,進而減輕病患及醫療體系負擔」,他如此期盼著。


現職/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獲獎成果/人源單株抗體譜用於剖析重要感染症病原體之抗原性及抗體藥物之探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主治醫師黃冠穎博士長期和病毒學家、免疫學家以及感染症臨床醫師們合作,在抗季節性
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腸病毒 71 型的人類抗體反應研究中,藉由抗體分泌 B 細胞株源分析、抗體辨識抗原廣度和中和病毒強度、與抗體在活體內保護能力三大面向,系統性地了解病毒特異性抗體反應,並發現人類抗病毒抗體反應均有株源選擇並增生的特色;然而,其免疫球蛋白株源的基因使用在不同病毒間分別有特定基因群偏好使用的現象。
  他們進而針對強效中和之人類單株抗體進行抗體-病毒抗原複合物的結構解析,確定病毒表面抗原的關鍵抗原決定位,為病毒抗原突變與人類抗體免疫的互動提供了重要證據。特別的是,在抗病原體人類單株抗體株庫的功能性分析過程中,黃博士與團隊發現強效且具活體保護力的抗病毒人類單株抗體,例如:抗季節性流感病毒、抗 H7N9 禽流感病毒、 抗腸病毒 71 型、與抗新冠病毒的單株抗體。這些研究成果說明人類抗體中和病毒的機轉與人類抗體免疫的重要性,也有助於未來單株抗體藥物的研發,為精準醫療時代的重要進展。


現職/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合辦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獲獎成果/多解析度影像報導系統於探索癌胞外體的生體分佈 多重冷光報導系統於探測活體內雙股DNA 修復動態

       細胞內錯綜複雜的生物現象,宛如另一個小宇宙的運行;其運作甚至影響疾病或治療進程。但奈米維度的細微變化,讓觀察、探測變得困難重重。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助研究員賴品光博士,以研發具有高靈敏度與分子分析功能的影像系統為長期目標,藉此探索複雜的生物現象,這包含癌胞外體的生體分佈以及雙股 DNA 的修復動態。  
  由於胞外體在疾病及發育上扮演著重要的調控角色,但其在活體內的生物分佈難以準確探測,堪稱胞外體研究領域中關鍵的「黑盒子」。2020 年,賴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於 Advanced Science 發表了一冷光共振能量轉移胞外體報導基因(PalmGRET),首創由活體至奈米維度的胞外體多重解析度影像功能,可解析肝癌胞外體在器官間溝通的動態,顯著提升胞外體基礎科學和轉譯醫學的研究與發展。
  不僅於此,其研究團隊另突破過往偵測 DNA 修復技術的限制,研發出擁有非侵入性和高靈敏度的多重冷光 DNA 修復報導系統(BLRR),可減少細胞的破壞,並藉此觀測癌細胞在試管和小鼠活體內的 DNA 修復機制的動態,繼而增進 DNA 修復在癌症和基因治療上的影響;此研究成果與 protocol 分別刊登於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20) 與 Nature Protocols (2021) 國際期刊。
 「把事情做好」,是賴品光博士的座右銘。他期許,研究團隊在未來,能夠持續為醫藥科研產業創造出最大的貢獻。


現職/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獲獎成果/食蟲真菌與秀麗隱桿線蟲之間的分子交互作用及共同演化

       線蟲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許多線蟲更是寄生性線蟲,造成人類及動、植物的各種疾病。然而,人類最常運用的抗寄生蟲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抗藥性問題愈趨嚴重,因此亟需發展新型藥物或方法,來防治寄生性線蟲。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薛雁冰博士,對自然界的奧秘與演化現象充滿好奇心。十年前,她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開啟從線蟲的天敵-「食蟲真菌」找答案的研究構想,期望深入探究真菌毒殺線蟲的機制。
  她的大膽探索,更延續至臺灣。她和實驗團隊至臺灣各地採集土壤,運用系統性方法,包含:遺傳學、基因體學、分子生物學、影像分析等,逐步建立起臺灣食蟲真菌誘捕線蟲的分子遺傳系統資料庫。
  有趣的是,他們發現,線蟲捕捉菌在臺灣的土壤中十分常見,且其捕食線蟲的能力有很大的多樣性。例如,他們針對其中一種強勢菌株的研究發現,線蟲捕捉菌的G 蛋白及費洛蒙訊息傳導路徑能夠辨識線蟲的費洛蒙,並誘發捕捉構造的發育。
  另外,蠔菇、杏鮑菇及秀珍菇等側耳屬真菌的菌絲,能夠透過線蟲的感覺神經纖毛,快速麻痺線蟲,造成神經系統和肌肉細胞的壞死。這樣的殺蟲機制和既存藥物麻痺寄生蟲的機制截然不同,這在未來對於抗藥性問題的減緩上,帶來一線曙光,也可望發展出對抗線蟲感染的新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