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典禮 承先啟後 綻放臺灣醫藥科研能量



  堂堂邁入第16 屆的「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日前於台北晶華酒店舉行頒獎典禮。今年選拔出兩位「卓越醫藥科技獎」得主、四位「青年醫藥科技獎」得主、四位「傑出論文獎」得主及一位榮獲「東南亞傑出論文獎」的馬來西亞籍得主,學術成果豐碩、令人驚艷。
  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李芳裕董事長在致詞時提到,自2005 年以來,由永信集團創辦人李天德榮譽博士設立的「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迄今已是第16屆,累計共有233位得獎人次,歷屆獲獎人不僅成為生技醫藥領域上的中流砥柱,研發能量更源源不絕,李董事長表示,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為鼓勵國內外醫藥研究的優秀人員及傑出研究成果,不遺餘力,以期提升臺灣醫藥科研能量、為人類健康福祉做出貢獻,讓醫藥研究成為臺灣躍上國際舞台的卓越產業。
  卓越評審召集人賴明詔院士也提到,醫藥科技產業是臺灣現在與未來的科技發展重點,尤其是今年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科學家的研究可帶出人類藥物發展的新方向,而基礎科學與產業的連結愈緊密,對國家醫學科技發展將是莫大助益。

  科技部生科司陳鴻震司長擔任本屆青年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及東南亞傑出論文獎的審查委員會召集人,他感謝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我國醫藥人才的培育、提升國內醫藥人才的國際地位,這16 年來表彰從不間斷,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儼然成為產官學研界都極為重視的指標性獎項。
  生策會王金平董事長表示,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對國家醫藥發展及人才培育貢獻卓著,完全提升國內醫療水準、保護國人健康,不僅讓醫療科技研究者能站上舞台,讓研究心血被看見並獲得持續下去的動能。

卓越醫藥科技獎

吳世雄 博士
現職/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獲獎成果/研發醣質疫苗預防院內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的感染及牛樟
芝和黑木耳多醣體的化學結構和調節免疫力的機制

  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導致多重抗藥性病菌產生,對人類的健康威脅日趨嚴重。WHO 在2017 年發表12 種葛
蘭氏陰性抗藥性病菌,其中就以能快速產生抗藥性的鮑氏不動桿菌的威脅最大,醫界擔憂目前的抗生素將對它完全失效。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吳世雄博士,長期致力於醣質的合成、分析、化學反應及結構。近年來他發現具有嚴重抗藥性,且對老年人、慢性病病人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其Pseudaminic acid(Pse),為主要的免疫分子,他進而分離出一種可水解Pse 的酵素,並研發醣質疫苗,期望藉此預防並對抗院內細菌的感染。吳博士從牛樟芝、黑木耳分離出具免疫力的多醣體,這些研究成果證明微生物及植物的醣分子具有調節免疫的功能,也從臺灣本土的真菌分離出新的化合物,證明它有毒殺癌細胞的能力。吳博士團隊的研究工作著重於提升醣質疫苗的製備,用於預防多重抗藥性病菌的院內感染。為了將醣質分子順利地用化學方法接到載體蛋白成為醣質疫苗,團隊研發利用噬菌體的尾部刺突多醣水解酵素,降解多醣體成為抗原寡糖,這個方法比以往的物理或化學方法,更能成功保存多醣體上的重要修飾官能基,且產生的抗原寡糖分子更均勻、能成功接到載體蛋白,
成為更有效的醣質疫苗。此外,吳博士團隊也發表牛樟芝及黑木耳的多醣體,不但解開複雜的化學結構,也研究出這兩個多醣體增強免疫力的生理機制。吳博士說,研究路上跨域溝通,眾志成城,才想出解決的方法。目前吳博士正積極將研究成果技轉給生技公司,希望未來可以生產有效疫苗,拯救受病菌感染威脅的病人。

洪士杰 博士
現職/中國醫藥大學新藥開發研究所特聘教授
獲獎成果/間葉幹細胞在再生醫學、細胞治療及疾病機轉之應用:從基礎研
究、轉譯醫學到臨床試驗

  身為骨科醫師的洪士杰博士,早在1997 年就開啟了對間葉幹細胞的研究,而那個時空背景下,科學界對間葉幹細胞的了解甚微。1993 年,洪博士赴東京大學攻讀博士,1997 年回臺北榮民總醫院任住院醫師,開始執行國科會計畫,題目為「骨髓間葉幹細胞的分離及鑑定」。那時分離骨髓間葉幹細胞還很困難,洪博士利用size sieved method 分離骨髓間葉幹細胞,是首位將間葉幹細胞分化成具神經電位的細胞,自此他的研究主題鎖定在利用間葉幹細胞的tumor tropism 特性來攜帶腫瘤溶解病毒,希望將來可用於臨床治療。2004 年赴美進修,到全世界首間以間葉幹細胞做臨床治療的實驗室,開始了在當時屬於非常先進的研究,即低氧培養及間葉幹細胞衍液應用。這些研究經驗讓洪博士有能力進行間葉幹細胞在再生醫學及疾病轉譯的研究,並將成果應用到臨床,著手研究幹細胞在低氧情況下的優化機轉。其研發成果可運用於傷口癒合、血管新生、異體移植等臨床狀況,不僅發表於頂尖雜誌,更擁有七項專利,並已成功技轉給生技公司進行間葉幹細胞的異體移植的臨床試驗。洪博士希望此研究能加速產業鏈結,促進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可應用到像是利用間葉幹細胞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也發展出新的培養基,可避免幹細胞培養過程中遇到的細胞老化和功能喪失的問題,對細胞治療產業的發展助益深遠。

青年醫藥科技獎
李正達 博士
現職/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
獲獎成果/探究Glutamate 及GABA 於藥物治療頑固型憂鬱症之核心致病
機轉及研發新型腦磁波刺激以治療頑固型憂鬱症

身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的李正達博士表示,醫界預估在2030 年時憂鬱症將成為使人類失能的首要疾病,藥物治療頑固型憂鬱症的高盛行率,是造成此症影響愈來愈高的原因之一。李博士團隊長期致力於了解頑固型憂鬱症中樞致病機轉,並利用核磁共振、正子造影等腦影像學工具,發現患者的前額葉有顯著的結構缺損,研究結果在2009 年發表於影像學第一名期刊NeuroImage 上,首度提出憂鬱症藥物反應不佳為特定的腦部異常所造成。之後團隊發展新型腦磁波治療方式加強對頑固型憂鬱症的治療,在2014 年發表了全球第一篇利用前額葉新型腦神經刺激來治療頑固型憂鬱症的臨床研究,並發表在頂尖期刊,之後更陸續發表於重要國際期刊。在2016 年,新型腦神經刺激的治療方法首次由國際憂鬱症治療指引所推薦,成為一線治療藥物反應不佳時的物理性治療,目前也已廣為
應用於臨床。李博士認為,臺灣的醫學研究有著不輸西方社會的潛力,即便研究環境並不理想,但他仍感謝擁有最棒的團隊,與許多願意相信他並參與研究的天使患者們。精神疾病在臨床上尚有許多未解之謎,得透過嚴謹的實驗設計及確實地執行才能夠完成,這過程相當不容易,但只要堅持下去,持續成長以及自我挑戰,終究可以有甜美的果實。

李美璇 博士
現職/國立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獲獎成果/運用整合性基因體、病毒與環境流行病學研究消化系統癌症風
險、預測與精準醫療

  有感於臺灣人C 型肝炎罹患率高,李美璇博士與其團隊結合流行病學、生物資料演算法、臨床醫學、免疫學與基因體學,同時運用大型資料庫來評估宿主、病毒感染以及環境因素對癌症發生風險的影響,透過發現疾病危險因子或生物標記,有助於了解癌症病因及開發藥物。李博士團隊近年完成應用全基因組掃描,並成功鑑定臺灣人群中、慢性C 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基因組變異與肝細胞癌風險相關的研究,發現宿主遺傳變異體和肝癌風險的長期可預測力,這也是目前首個前瞻性研究。
  李博士團隊更發展演算法,建立臺灣族群中複雜度高的人類免疫反應基因多型性資料預測模板,以利晶片資料準確預測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分型,對未來開發藥物或研究人類疾病相當重要,使臺灣可和其他族群的變異度做國際比較。
  此外,團隊也將研究成果拓展到應用於其他消化道癌症,首次應用新穎的金屬體學方法,以高通量的平臺研究探討與膽囊癌風險相關的環境危險因子,進而發現數個常見重金屬增加膽囊癌風險,提供未來膽囊癌發生機制探討與治
療的重要線索,並有助於新藥開發。

陳韻晶 博士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教授
獲獎成果/開發可調節腫瘤微環境之奈米藥物/ 基因載體系統於癌症治療
之應用

  早在赴美攻讀學位時,陳韻晶博士就接觸到探討腫瘤微環境的研究議題,當時醫界鮮少討論免疫療法、細胞療
法,而她已經開始跟著實驗室教授做研究,算是先鋒者。回國之後她仍以此為研究主軸,在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
程研究所擔任教授後,依舊帶著學生奮力不懈,終於讓研究有了成果。陳博士團隊利用高分子材料開發腫瘤標靶藥物/ 基因輸送載體,解決抗癌藥物無法長時間穩定釋放、腫瘤利用率過低等問題。近期研究對於一氧化氮於癌症治療的
應用,帶來關鍵技術的突破,成功開發可長時間持續釋放一氧化氮之奈米載體NanoNO,能有效地將一氧化氮輸送至腫瘤微環境中,NanoNO 能驅使腫瘤血管構造和功能正常化,提高小分子抗癌藥物、大分子蛋白藥物和免疫療法在原位肝癌和遠端轉移肝癌的效果。此新型的奈米級一氧化氮遞送系統最大的突破為有效且穩定控制腫瘤血管正常化,且安全性極佳,成為未來在癌症治療上一個新的平臺。陳博士更要感謝許多優秀學生的共同努力,勇於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有時甚至比她還堅持,最終收穫豐碩的果實。陳博士希望未來的研究方向將聚焦於精準標靶腫瘤微環境以提升藥物在腫瘤的可用率、開發新穎免疫療法以突破目前免疫治療的效率低落等問題,與有志之士繼續為研究努力。

潘明楷 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獲獎成果/神經科學中的動作控制理論及相關疾病的轉譯醫學研究

  身為臺大醫院雲林分院的神經科醫師,研究主題卻是結合電生理及光學技術,來探討神經系統中動作控制的基礎理論及巴金森氏症、顫抖症等相關疾病的致病機轉,潘明楷博士說跨足光電領域,真的讓團隊花了許多苦心做功課。團隊結合了小動物活體電生理、光遺傳學、光纖光子計量術、多光子活體神經鈣離子影像、組織透明化等技術,並配合臨床電生理、穿顱磁刺激術及核磁共振影像技術,研究發現巴金森動作障礙是直接歸因於基底神經核迴路在經典理論外的超直接路徑,此路徑利用NMDA 體改變視丘下核神經元放電模式,而和神經共振異常無關。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轉譯醫學頂尖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4, 2016,並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等其他後續研究確認,修正巴金森深腦刺激術治療的機轉。
  此外,潘博士團隊以人類最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 原發性顫抖症為研究主題,利用上述基礎跨臨床的多尺度光電技術,找出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病生理機轉。此系列成果發表於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其間更開發了「小腦腦波」:第一個可以完整記錄人類小腦神經電訊號的新技術,找出原發性顫抖症的第一個臨床生物標記,並開啟人類小腦電生理研究的新契機。
  潘博士非常感謝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的肯定,以及科技部腦科學專案計畫的支持,身為神經科醫師,他以病人為師,然而臨床神經學的工具太少,這也是他毅然踏入基礎研究的初衷。但願將來人類更加了解小腦運作的機制後,有助於改善小腦疾病無藥可醫的困境。潘博士團隊掌握基礎和臨床的研究工具及新技術,搭配臺灣光電科技的優勢,能在小腦領域上持續做出貢獻,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