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熱 如何對抗各類皮膚搔癢?



  氣溫逐漸上升,開始進入夏季的節奏,除了更容易流汗之外,各類蚊蟲也大量出現;除了需要做好身體清潔與維持適度的水分補充,我們也常遇到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皮膚搔癢,此時可以考慮選擇適當的產品來有效應對,適時解除身體的不適。
  搔癢的成因可以說是百百種,以下列舉幾項常見原因:
1. 皮膚發生病變
2. 濕疹類皮膚炎
3. 感染( 黴菌)
4. 蕁麻疹( 蚊蟲或接觸過敏原等引起)
5. 疥瘡或體蝨等引起
6. 乾燥或自體免疫疾病( 如乾癬)
  當然,也有可能是由於非皮膚病變所造成的皮膚癢( 如使用嗎啡類止痛劑、部分癌症、尿毒症或糖尿病等等…),這時候就必須要尋求妥善之醫療協助,解
決問題的原因來達到緩解的效果。

  以下就常見的皮膚用藥成分做說明,簡易分析這些成分的用途與訴求:
  
  1. 類固醇:類固醇類成分經常出現於外用軟膏中,雖然許多人一聽到” 類固醇” 就敬謝不敏,不過合適的使用下,其實類固醇可以快速緩解皮膚發生的免疫反應,達到紅腫消退、發炎減少等功效,不必過度擔心。只要在合理的劑量與療程下使用( 使用面積不宜過大與不宜長期使用),可以有效減緩各類皮膚症狀,一般濕疹類型皮膚炎經常採用。
  2. 抗感染劑:主要有抗生素( 抗細菌) 與抗黴菌兩種類型為大宗,一般濕疹類型的狀況,較常搭配者為抗黴菌藥品,因為皮膚的黴菌感染可能會造成紅、癢的狀況。而黴菌感染亦有分成兩種常見來源,一是念珠菌感染,一是皮癬菌感染,兩者來源及樣態上稍有差異,且用藥選擇上亦稍有不同( 如Nystatin 對念珠菌有效但皮癬菌效果不佳,故Nystatin 為主的配方須留意)。
  3. 抗組織胺:抑制免疫反應,對於蚊蟲引起之搔癢,抗組織胺可帶來良好之效果,且大家印象中一般口服容易嗜睡的副作用,在外用下較不易發生。
  4. 清涼:一般常見會有薄荷、樟腦等等具揮發性或其他精油類成分,於蚊蟲叮咬或肌肉痠痛配方中經常使用,可對患部帶來舒緩、舒適的效果。
  5. 角質軟化:一般角質軟化劑主要訴求改善皮表角質的狀況,經常搭配一些止癢成分用於乾燥性的搔癢,可以提升皮膚保水性來改善搔癢狀況。
  6.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劑同樣對於搔癢可帶來優異的緩解效果,本身可讓搔癢或疼痛的感覺減緩,且外用劑型同樣較不需擔心全身性副作用。
  一般面對這類問題,通常許多家庭會備有所謂” 家庭便利藥” 來因應,或者是求助於居家附近的藥局,但是民眾們對於市售高達上百種的皮膚製劑要怎麼選擇呢?而許多製劑又是複方組合,具有多種功效,彼此間的搭配又該如何解讀呢?其實,我們可以從類固醇來做判斷!一般可區隔為兩種,含類固醇者如同上面所述,濕疹樣症狀經常會採用含類固醇的配方,且經常會搭配抗黴菌藥品一同組合,此類搭配是希望可抑制免疫反應、對抗黴菌感染帶來之紅腫搔癢,兩者雙管齊下,唯本類搭配有些藥品屬於處方藥,需要醫師判斷後使用。另外,有一大類不含類固醇的產品,常見於乾癢、蚊蟲叮咬等等,藥品主要訴求可能涵蓋保濕、止癢等等…,角質軟化劑提升皮膚保水性或者是抗組織胺、局部麻醉劑緩解癢感,針對” 癢” 的症狀來切入。
  依照自身的症狀、產生的原因來做區分,藉由醫師、藥師的判斷或推薦,來選擇適合的配方,且使用方式與療程,要依照專業人員的建議下使用,才能對症下藥,快速緩解相關症狀。最後,如果使用後症狀未見改善或持續惡化,也需要有所警覺,盡快就醫尋求更進一步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