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立支援工作坊體驗分享



在生活自立支援工作坊體驗讓我改變了對傳統型失能照護的觀念,現在提倡老年自立支
援失能照護:主要是利用預防醫學策略,延緩人體老化的進程,並以最大限度發揮人體內殘
存的功能,來支援老人獨立自主,提高年老生活品質。
課程中分享移位相關的自立支援其中協助轉位佔了很大一部份,錯誤的協助移位方式,
可能導致長者跌倒、骨折等,意外事故及照顧者職業傷害的發生。現在的移位照護理念即避
免過度支援,盡量讓長輩自行移位,照護者僅需執行安全看顧,再適時介入協助,而移位原
則為:

1、增加自己身體基底面積( 如蹲馬步, 利用大腿力量)。相對的讓長者減少接觸床的
面積,便於移動。
2、採下蹲姿勢,兩手力量要保持平均,手臂彎曲,盡量讓長者靠近;亦是是重心
降低,善用髖關節,以水平移動,移動重心盡量圓滑。
3、照顧者上半身不採用前傾姿勢( 背部打直),利用槓桿原理,使用身體大肌群。
4、最重要的就是移位前,一定要告知長者。

有鑒於此,若是用不正確姿勢去協助長者,持久下去照顧者必定會損害身體功能( 造成腰
痛),因此,自立支援不僅為了長者,也為了大家( 所有照顧者)。這次雖然是扮演約束者角色,
與上次體驗被約束時是兩極化,當我在約束別人時,感覺好像就是你不乖我就要把你綁起來,
看你會不會乖乖聽話,可是當我被約束時,感覺真的很不舒服,失去自由活動的空間,呼叫
也沒人會理你,身心大大受創,這兩種體驗對我來說真的是要將心比心及同理心來對待每一
位長輩們,因為有一天我們也會老,自己的親人也會老,都不希望這樣被對待。
經過了親身體驗,我們除了要做到同理心以及替長輩著想以外,在移位技巧方面我學習
到重點是教導、等待、適當介入。過去只有一味等待,常常是消耗許多時間,而適時給予溝
通指令也是一項重要的技巧,提醒長者該如何動作,例如:右手扶床欄、左手握輪椅等等,
讓長者有明確的目標,促使完成移位的動作,學習的目的是:給我們親愛的長輩有更好的照
顧服務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