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入厝 愛家好生活



永信社福推小規模多機能     滿足長者多元化照護的需求

文/ 發展部黃惠雯

     自1993 年開始,臺灣已正式邁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所稱的「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超過總人口數7%),預估至2025 年老年人口將達20%,即邁入「超高齡社會」。隨著老年人口快速成長,所衍生的長照需求與家庭照顧責任將日趨沈重。
   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_ 趙明明執行長表示:「當家中有失智的長者時,往往讓家屬疲於照顧、日夜顛倒、生活作息緊繃;永信社福基金會響應台中市政府托老一條龍的政策,推出台中市第三家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中心。為了讓長者擁有更好的服務品質,除了市府委辦經費外,富宇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加碼新台幣129 萬元提供照護環境的修繕與設施設備的採購。台中市政府與永信基金會於11 月30 日在臺中市海線社區照顧服務中心舉行【讓愛入厝~愛家好生活】開幕典禮。小規模多機能強調以長者為中心的照顧趨勢,讓長者可以接受連續性的照護,以日間的居家服務為基礎,再依個別狀況,提供臨時住宿、夜間住宿服務、日間照顧、送餐服務等整合性服務。在路程30 分鐘範圍內提供適合長者的服務,讓他們可以在熟悉的社區快樂生活。」


生命不只是要活健康,更要活得有尊嚴
  永信社福基金會外聘督導_ 李光廷博士也分享:「小規模多機能的環境設計,像一個溫馨的家。藉由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雖說時間不限、次數不限,完全取決服務利用者的必要性與服務利用者本人的自主性選擇,絕不是把這裡當作「老人托顧中心」,天天按時送到這裡報到,避免讓長者失去自主性選擇生活方式、自立生活角色發揮,同時也失去尊嚴。」

▲在照顧失智症老人的團體「家屋」,長者們一起編織毛線互動,氣氛溫馨。

照護最重要的是『守護』
  永信社福基金會_ 葉建鑫主任表示:「照護最重要的是『守護』。重點在陪伴,不要主動出手,長者有時突然有話講不出來,工作人員不會幫忙接話,反而是讓長者慢慢地表達想說的話,即使是片片段段也沒有關係。「愛,反而是不出手。維持長者尚有的生活能力,並製造機會讓他發揮。」
  阿程爺爺因為失智,家中聘請外傭但是照顧不順利,在龐大的照護壓力下,只好將爺爺送至離家近的長照機構。在入住機構第一天,該機構的工作人員發現爺爺會在各房間徘徊行走,因不符合收案標準而被迫轉出,心急如焚的家屬詢問了無數機構,卻處處碰壁,直到入住【永信心佳家屋】後,爺爺的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阿程爺爺表達速度很慢,都是單字與短句,但是可以感受到他是個溫暖且願意分享的人。有一天,他看見工作人員不小心撞到頭,些微吃力地說出『小心』兩字。用餐時,既使自己肚子已經很餓了,仍堅持要等周圍夥伴都拿到食物,才一起開始用餐。後來爺爺因疾病住院後離世,家屬林先生表示:「真的很感激家屋每一位夥伴,在我們最艱難、不知所措的時候,接手爸爸困難的照護工作,讓我們有喘息的時間與空間來處理負面情緒。在失智照護這最後一哩路,看到家屋夥伴以配合爸爸平日
的生活模式與喜好來擬訂個別的照護計畫,讓他活得有尊嚴到終老的那一刻。」
  擁有專業的失智照護能力如同蝴蝶效應般影響整個家庭,期許未來永信小規模多機能的服務中心能幫助到更多失智症者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