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療介紹




根據統計,糖尿病為2013年國人十大死因第四名,也是國內相當重要且常見的慢性疾病。雖然糖尿病本身並不會導致病人死亡,但其所帶來的後續併發症如心血管的病變、視網膜病變和末梢血管的疾病等往往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主要分成兩種類型,分為第一型和第二型,一般來說約九成以上的病人為第二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病人初期可以藉由改變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體重控制幫助血糖下降,但隨著病程的進展,絕大部分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終究需要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目前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藥物共8大類,包括磺脲類(Sulfonylurea),雙胍類(Biguanide),噻唑烷二酮類(Thiazolidinedione),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抑制劑)、雙基胜肽酶抑制劑(DPP-4抑制劑)、腸泌素GLP-1作用劑(glucagon-likepeptide-1作用劑)、鈉葡萄糖的共同運送受體-2抑制劑(SGLT-2抑制劑)、胰島素製劑(Insulin)等。其個別介紹如下:

 

1.磺脲類(Sulfonylurea):藉由促進胰臟胰島素分泌,而達到血糖降低的效果。建議在飯前30分鐘服用,而每天服用次數一般是一至二次,長期服用可能會降低藥物作用的敏感性,導致必須增加劑量才能達到控制血糖的效果,也間接增加藥物使用上的困難度及順從性。另外,老年人和肝臟、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必須特別注意藥物可能引發的低血糖,因此在藥物的選用上應特別小心。最常見為低血糖,此外尚有胃腸不適、皮膚過敏等副作用。目前常用之此類藥物如:Glimepiride、Glyburide及Glipizide。

 

2.雙胍類(Biguanide):能抑制肝臟肝糖的糖質新生及增強肝臟和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並減少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較不易引起低血糖或體重增加。目前廣用的藥物為Metformin。此類藥物並不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而是藉由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來降低體內胰島素濃度。對胰島素反應不佳,且胰島素卻分泌正常的病人可以優先使用此藥。Metformin可改善血脂和膽固醇含量,並且有降低體重的作用,因此特別適合肥胖的病人使用。單一使用時並不會造成低血糖。每天定時服用二至三次,用餐時機聽從醫師指示。副作用有腹瀉、噁心及嘔吐等。老年人及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小心使用避免乳酸中毒的風險。
 

3.噻唑烷二酮類(Thaizolidinedione):又稱胰島素增敏劑,增加體內肌肉細胞、脂肪細胞、肝臟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如Pioglitazone。但與雙胍類(Biguanide)藥物作用亦有所不同,不需考慮飯前或飯後服用,可能有的副作用如體重增加、貧血和小腿腫脹。重要的是定期請醫師檢測肝臟酵素濃度,如果有任何肝病癥狀,請告知醫師。嚴重心臟衰竭的病人亦不建議使用此藥。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抑制劑):抑制酵素,延緩醣類食物在小腸消化及吸收的速度,可使全天血糖較慢升高,建議隨餐服用,較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用來控制飯後血糖,適合一天服用三次。如Acarbose,此藥幾乎不被人體吸收,最常見副作用是胃腸道的問題如腹瀉。不適合用於發炎性腸疾或嚴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
 

5.腸泌素GLP-1作用劑(glucagon-likepeptide-1作用劑):和人體存在的GLP-1有相似的生理活性,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一般分成短效型和長效型二大類。長效型控制整體血糖效果較好且注射次數少,病人配合度也較高。此類藥物降血糖效果和市售其他藥物差不多,只是相比起來有降低體重及血壓的優點。不過,FDA規定,必須在其他藥物無法控制血糖時才能使用,而且必須和其他糖尿病藥物併用。
腸泌素GLP-1作用劑如Liraglutide,每天注射一次,可以明顯改善血糖控制的效果,不會像注射胰島素可能引起血糖過低的危險,常見副作用為噁心、嘔吐。
 

6.胰島素製劑:是以基因工程合成的人類胰島素為主,胰島素的製劑繁多,根據作用時間可分為超短效型胰島素、短效型胰島素、中效型胰島素、長效型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製劑等劑型。注射劑量之多寡,因糖尿病人個人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以及對外來注射胰島素的反應敏感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劑量的調整需配合個人血糖值,每日活動量以及飲食型態而有所不同。若第二型糖尿病人服用降血糖藥物已增至最大劑量仍血糖控制不良,可改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目前臨床上建議糖尿病病人提早使用胰島素,進而保護殘餘的胰臟細胞的功能,通常當病人使用口服藥物控制不佳時,可以給予睡前一天一次長效型胰島素開始,補充人體每日所需之基礎胰島素的量,劑量通常從每次10U開始,依病人血糖的變化調整劑量。
而DPP-4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是新一代用於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口服降血糖藥,適用於其他作用機轉口服降血糖藥控制不佳的第二型糖尿病病人。
 

7.雙基胜肽酶抑制劑(DPP-4抑制劑):能抑制DPP-4,避免腸泌素(incretin)快速被DPP-4分解,提升腸泌素的作用時間。腸泌素是腸道分泌來調控血糖的內分泌素,能夠因進食而誘導分泌,分泌後會進一步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來調控血糖,刺激胰島素分泌的機轉不同於磺脲類藥物作用,因此可保護殘餘胰臟細胞的效果,腸泌素由GLP-1(glucagon-likepeptide-1)和GIP(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polypeptide)組成,能藉由抑制升糖素的釋放,增加胰島素分泌,降低血糖,此類藥物控制飯後血糖效果佳。
DPP-4抑制劑藥物如Sitagliptin、Saxagliptin等,此類藥物是透過強化自生血糖調節能力來控制血糖,彌補現有降血糖只降血糖卻無法延緩胰島細胞耗竭的缺陷;其作用具葡萄糖依賴性,單獨使用極少產生低血糖作用。食物不影響吸收,時間作用長,適合一天服用一次,一次一顆。最常見的副作用是鼻塞、流鼻水或喉嚨發炎、頭痛、腹瀉和關節痛,沒有體重增加及水腫的不良反應。

 

8.SGLT-2抑制劑:作用不同於既有的降血糖藥物,而是透過減少腎臟對葡萄糖的吸收,使得葡萄糖從尿中排出,可使體重下降和改善血壓,亦成為各界注目的焦點。
SGLT-2抑制劑的前身,源自根皮苷(phloridzin),於1835年代便被發現在植物身上,可以促使血中葡萄糖藉由腎臟排出,達到降血糖的功效。1891年,德國學者、內科醫師CarlvonNoorden是第一位將phloridzin用在人類志願者身上,嘗試治療糖尿病,但因志願使用者嚴重腹瀉而作罷。事隔一百多年,終於在2013年上市。
SGLT-2接受體分佈於近端腎小管,主要扮演近端腎小管中葡萄糖再吸收的角色,一天約180克的葡萄糖通過腎元被過濾進入尿液中。SGLT-2負責90%以上葡萄糖被再吸收回到血液中,10%葡萄糖是由SGLT-1吸收,故正常健康人的尿液中是不會有葡萄糖。研究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會過度表現SGLT-2的活性,而後才研製出具有特異性的SGLT-2抑制劑,SGLT-2抑制劑主要是利用抑制腎臟的近端腎小管上鈉葡萄糖的共同運送受體-2(Sodium-Glucosecotransporter,SGLT-2),促進葡萄糖由尿液中排出來達到降血糖作用;但因其降血糖原理不同於既有的降血糖藥物,可預期服用此類藥物的病人,產生糖尿的機率增加,因此必須仰賴醫療人員對病人的提醒,以免螞蟻的出現造成病人以為病情加重而驚慌失措。

服藥後平均約1至2小時快速吸收,半衰期適中,適合一天服用一次,可以使醫師就病人個別狀況來調整藥物。此類藥物臨床適應症用於輔助成人第二型糖尿病之血糖控制,可單獨使用或與其他降血糖藥品併用。單獨使用或與不導致低血糖的藥物併用,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但與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併用時,仍然存在低血糖的風險。

在副作用的部分,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使葡萄糖從尿液排出時,小幅增加尿路感染的發病率,例如泌尿生殖器感染以及鵝口瘡等,特別是女性,但大多屬於輕微感染。此外,由於SGLT-2抑制劑具利尿效果,對於老年人或同時併用利尿劑時,需留意脫水或低血壓之風險,當然在體液減少的患者不宜使用這類藥物。

SGLT-2抑制劑使糖尿病的治療上多了一個選擇,提供治療糖尿病的新方向,可以讓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延緩使用胰島素的時間,應用在對於體重有相當困擾的糖尿病患者減重,或許也是未來極具價值的潛在好處;然而降血糖藥物臨床使用最關心的心血管風險,與長期安全性(如癌症)目前尚缺乏明確證據,其臨床定位及安全性等尚待更多的研究數據發表證明。

糖尿病的治療上許多證據顯示,服用單一藥物並無法應付複雜的糖尿病問題,複合使用不同降血糖途徑(包括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刺激升糖素胜肽的分泌等)的藥物,能在臨床上表現較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但複合使用降血糖藥物只能延緩病程發展,卻不能使它停止。原因在於現有大部分藥物的作用機轉只是針對症狀(高血糖)著手,卻無法遏止β細胞持續衰竭的事實。如何在罹病初期,胰臟尚未開始萎縮之前,便著手防止β細胞衰竭,維持胰臟β細胞恆定(例如減少β細胞死亡或促進β細胞再生),是當前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