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不可輕忽的文明疾病 3C眼



 

  現代社會人手一機,眼球幾乎時時刻刻「貼」在螢幕前,即便是3 歲小孩可能都開始玩起手機!日前有媒體公布,現代人文明病第三名,即為「3C 眼」,到底何為「3C 眼」?
  「尚未進入數位時代之前,醫學上並沒有『3C 眼』這名詞,僅有『電腦視覺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這病名,係指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由於太過專注或長時間注視,導致眼睛未像平常般頻繁眨眼,因而出現眼球乾燥、眼睛疲勞等症狀,如今人手一機、生活中充滿著各式各樣屏幕,更容易造成類似病症。」草屯現代眼科診所張志傑院長說。


3C 強光太傷眼 千萬不可小覷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普及後,對眼睛的危害更勝電腦!手機平板使用時間長、螢幕小,閱讀時會更靠近眼前,螢幕發出的光線也比電腦更強,加上很多人是在黑暗的環境中看手機,對眼睛傷害更大。
  張院長進一步指出,大家常常討論與擔心的藍光,他則認為不是3C 傷眼的主要因素。「3C對眼睛造成危害的元兇是『亮度』,而非只有藍光!不管是綠光、黃光還是藍光,只要光線太強,都會對視力造成傷害,就像以肉眼直視太陽光,眼睛會受傷造成黃斑部受損,然而人從地球望太陽,所接受的藍光是非常低的,因為大部分的藍光已在大氣層中散射了,但直視太陽為什麼眼睛會受傷?就是因為光線太強。」
  尤其在暗處使用手機或平板時,瞳孔呈現放大的狀態,但因背景光很暗,導致瞳孔收不起來,接受的光線過多,萬一使用時間長,累積的能量就會變高。「眼睛在看亮處時,是用眼睛的『黃斑部』在看,有人說藍光是直接傷害到黃斑部,這是因為我們接受藍光刺激的感光細胞---『錐狀細胞』只存在黃斑部,其他地方不感受藍光,所以被藍光刺激時只會損害黃斑部,是這個道理。但其實不只黃斑部,只要是強光都對眼睛造成傷害,就像雷射光照射眼睛,
使視網膜出現病變是一樣的。」
  除了亮度,使用時間過長也是3C 傷害眼睛的一大原因。現在使用的3C 商品體積小,使用起來比起用電腦距離眼睛近得多,無法拿遠看,如此近距離使用加上不知不覺沉溺其中,導致眼睛過度疲勞。


眼肌疲勞 導致眼部傷害不可逆

  「眼睛看近時需要用力,眼睛裡有些肌肉負責調整焦距,讓焦點對準你正在閱讀的螢幕,拿得越近眼睛越要聚焦,肌肉負擔越重,更加容易累積疲勞。當肌肉緊繃時,循環就會變差,如同跑步、重量訓練時,肌肉長時間緊繃會產生乳酸堆積、『鐵腿』的意思是一樣的,肌肉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就容易造成該區域的肌肉蓄氧時間不足,因而累積了大量自由基。」張院長仔細地分析,由於眼睛的耗氧量是非常大的,如此耗氧的器官卻無法好好休息以獲得足夠的氧氣,自然會加速疲勞的堆積、出現病變。
  「當我們看大自然風景時,接受的光線、影像都是較為溫和的,但3C 不是,不僅影像成色銳利,顏色飽和,對比還十分強烈,加上解析度越來越高,黃斑部的工作壓力越大,需要更多運作才能完成眼睛所交辦的任務。如果以電腦來比喻,黃斑部就像電腦中的CPU,得加倍運作才有辦法去解析影像,是整部電腦最耗能的零件,如果又沒有讓黃斑部在疲累時給予適當休息,讓它獲得新鮮的氧氣,代謝掉累積的自由基,補充所需養分,很快就會故障。」

過度使用3C 小心乾眼症找上你
  另外,有不少人認為,因為3C 使用氾濫,導致飛蚊症、白內障、乾眼症發生比例變高。對此張院長有一套見解。「根據分析,現在50 幾歲的近視人口,是台灣近視『突飛猛進』的『先驅』,在這一代之前台灣人近視比例較低,或許是因為經濟起飛、物質生活變好,家家戶戶有電視,甚至是聯考等升學壓力導致用眼時間變長,這一代堪稱是第一波近視潮。當他們屆臨60 歲,從年輕時的用眼過度所導致的近視眼( 尤以高度近視為主),逐漸老化而出現白內障的比例最大,因此近視與白內障之間有一定比例的關聯性。」
  光線的照射是否與增加白內障發生機率有關?此論點也是有爭議的。有醫學研究指出,居住在日照強且日照時間長,但3C 商品不普及的赤道國家,其人民白內障發生比例未出現絕對高罹患率,推論光線或許不是造成白內障發生的唯一原因,但在同樣環境及條件中,有些人種卻容易出現白內障,因此白內障與人種、遺傳亦有關聯。
  而乾眼症與3C 則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人沉迷於精彩豐富的手機、平板螢幕時,常常是看得「目不轉睛」,甚至專注到忘了眨眼,淚液無法滋潤一下乾澀的眼球,漸漸淚腺誤以為你不需要它分泌這麼多淚液,久而久之淚腺主動減少淚液分泌,就形成乾眼症。
  「很多人感覺眼睛乾澀後,自行點眼藥水或人工淚液,當下是舒緩了眼睛的不適感,偶爾點一下倒無大礙,但如果太過依賴,也等於是也剝奪了淚腺的工作機會,破壞眼睛原本的平衡機制,它會認為你能自己生產出淚液,不需要它分泌了,久而久之淚腺就自己選擇退休。」張院長說。


小心!年紀輕輕就「類老花」!
  而飛蚊症、老花眼等等,也跟眼睛使用過度、加速老化有關係。如果把眼睛比喻成一顆電池,剛使用時蓄電力滿滿,可以用很久,使用多年後續航力遞減成50%,進入老年後僅剩20% 的電力,因功能逐漸退化終至電力逐年遞減。倘若一個30 幾歲的人,年輕時就毫無顧忌的盡情用眼,不休息也不保養,把原本可以用70 年的電力在30 幾年就用光了,當然就必須面對電力用罄、老化提早報到的窘境了。原本看近物的時候眼睛肌肉具有調節功能,但因老化而失去調節力,自然就形成老花。
  那麼,吃護眼保健食品有效嗎?張院長建議所有50 歲以上的民眾,儘管尚未出現眼睛症狀,也應該要適時補充葉黃素保健視力。因為年紀越大,黃斑部真的會越來越脆弱,因為已經使用了這麼多年,難免出現機能退化或病變發生的潛在可能。臨床上發現,有些黃斑部已經出現病變的病患,連續攝取半年、一年的葉黃素,症狀有逐漸改善,病灶得以控制未再惡化,甚至原本認為視力無法回復的患者,也有好轉的跡象,因此臨床上認為葉黃素確實對視力是有幫助的。既然如此,在視力尚未惡化前就攝取葉黃素,是否更有幫助?因此張院長鼓勵50歲以上的病人補充葉黃素,50 歲之前若為500 度以上高度近視的患者,工作常用眼、直視光線等黃斑部疾患風險較高的人,可以提早服用。

遠離3C  搶救兒童視力
  至於兒童需不需要補充葉黃素?張院長則認為,兒童本身的黃斑部「很難不健康」,所以無需過度補充葉黃素,而且有些家長未禁止孩童過度使用手機、平板等3C 商品,讓孩子在打了整天的電玩後補充葉黃素「吃安心」,這樣也不是好現象,黃斑部的過勞才是最需要注意的問題。
  無論是葉黃素,或是據說比葉黃素抗氧化功能更強的蝦紅素,該怎麼選擇?
  張院長叮嚀消費者,醫師對保健食品的選擇是很慎重的,會經過長期的觀察再下定論。以葉黃素而言,多年來不斷累積視力不佳的病患因補充葉黃素有所改善的實證,才奠下葉黃素確實有益於眼睛的臨床基礎。張院長建議,已經出現病變或症狀的患者,最好早晚各吃一顆葉黃素,分兩次吃讓身體能吸收完整的劑量而不會在短時間內多食而排出,造成浪費;如果是眼睛還很晶亮有神的年輕人,一天補充一顆葉黃素保養視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