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處黴菌感染症狀 與用藥介紹



引言
  會陰部或是生殖器發生紅腫、發癢、疼痛,甚至陰道有乳酪狀排出物,這些令人難以啟齒而又坐立難安的症狀,你是否也曾經歷過?這些私密處的病症是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治療呢?
  許多人遭遇上述症狀的時候,總會先聯想到「性傳染病」。的確很多性病都會產生類似的惱人症狀,例如典型的皰疹會合併水泡或是潰瘍疼痛,而梅毒會合併潰瘍或是紅疹。其中,男性容易有淋病所引起的尿道炎,女性則要留意細菌性陰道炎、陰道滴蟲、黴菌感染等等......。但是私密處感染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病因,必須加以區分才能夠對症下藥。

常見症狀
  臨床上,若不是因為性行為或傷口所導致的會陰部感染病症,當屬黴菌感染最為常見。
  男性黴菌感染症主要以「股癬」為主,可以從胯下部位,隨著時間慢慢擴大到大腿或是臀部。好發於潮濕悶熱的環境,在炎熱的夏天或是大量流汗過後特別容易發病,通常病灶會呈現高度癢感,讓患者坐立難安。
  在女性,黴菌除了股癬以外,還容易引起外陰或陰道的感染,症狀常見外陰強烈搔癢、灼熱、紅腫、疼痛的現象,而且分泌物呈白色或淡黃色乳塊狀,甚至小便有灼熱感、性行為時有疼痛感。引起陰道感染的黴菌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為主,約佔八、九成,也有其他少見黴菌如Candida glabrata 及Candida papapsilosis 的案例報告。

好發族群與特殊誘因
  相對來說,女性較男性容易出現私密處黴菌感染的困擾,根據統計,75% 的年輕女性曾有黴菌感染的經驗,其中一半的人會再復發,而5% 的人會反覆發作,難以根治。
  正常狀況下,陰道本身就會有黴菌和細菌的存在,若是免疫力正常配合乳酸桿菌的局部保護作用,並不容易產生症狀。不過當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控制不好,或是使用抗生素、口服避孕藥、長期類固醇藥物,以及懷孕等時候,這些黴菌就可能因為過度增長變成致病菌,導致感染症狀出現。


治療
  治療黴菌的藥物可以分為局部藥膏、陰道栓劑或口服藥錠。巿面上的抗黴菌成分與相關藥品很多;總體來說,不管是栓劑、口服藥,治癒率都超過八成,效果相差不多,一般單純的陰道黴菌感染,通常一個療程就可以痊癒。
  所以選用藥物時,主要是考慮治療的方便性與副作用,譬如口服藥物治療過程較方便,而栓劑則較快緩解局部症狀。不過,使用陰道栓劑時,可能會有局部灼熱刺激感,而口服藥物則可能有腸胃不適、頭痛、肝功能異常的副作用。
  因此,對於特定族群的用藥需要個別考量,懷孕婦女、肝功能不佳或是考量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 本身服用其他藥物) 的個案,建議以陰道栓劑達到症狀緩解即可,或是與醫師討論後,遵照醫囑使用口服抗黴菌藥,並且追蹤肝功能。對於免疫功能不好、糖尿病控制不良、比較嚴重症狀或是反覆發生的患者,需與醫師討論較完整的治療策略,可以考慮更換藥物或是延長治療療程。
  依醫囑局部使用時,記得將雙手洗淨後,再把栓劑放入陰道約一根食指深,放入後平躺,不要馬上下床或走動。建議治療期間不要有性行為,以免影響療效及交互感染。
  念珠菌陰道炎常用藥品 ( 參考自藥師週刊 1863、1864 期 女性常見疾病- 陰道炎 病人用藥教育)

非複雜性白色念珠菌感染

* 以上用藥僅供參考,須依照醫囑使用;若有經期用藥的問題,可以請教醫師或藥師。

個人衛生與預防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我們還可以從個人衛生、生活習慣和飲食方面著手,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 內褲以棉質為佳,避免緊身或是人造纖維的衣物。
2. 內褲與襪子建議分開清洗,清洗後最好以日曬殺菌。
3. 沐浴後要擦乾,保持乾燥。
4. 過度清潔會造成反效果,故不要使用太熱的水或是肥皂過度清洗會陰部,甚至避免使用陰道灌洗劑,以免破壞局部菌叢的正常平衡。
5. 如廁後,應該由前往後擦,避免腸內細菌感染陰道。
6. 衛生棉護墊應該經常更換,避免使用衛生棉條。
7. 作息規律正常,避免熬夜。
8. 改善飲食:少吃高脂、甜食、酒類。
  預防之道首重保持局部清潔與乾燥,倘若反覆發作或交叉感染,建議及早就醫找尋原因,甚至可以請伴侶一起治療。
食用乳酸菌預防?
  可否藉由食用優格或是益生菌,來減少細菌或是黴菌感染症?一直都是被醫療界和科學家熱烈討論的議題。
  針對會陰部黴菌的感染,截至目前為止,尚沒有足夠的證據和研究可以支持這樣的論點,不過美國、以色列、巴西的統計報告顯示,每日食用200 cc 優格或是益生菌膠囊,可以降低細菌及黴菌的感染率,雖然成果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結論,但是服用益生菌幾乎沒有副作用或是禁忌症,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見其效,民眾可以考慮嘗試益生菌做為預防感染的選擇。
總結
  對於私密處感染所帶來的困擾,建議尋求醫療協助,以取得正確的醫療資訊與治療,千萬不可諱疾忌醫,延誤治療時機,更要注意個人衛生及健康習慣,才能避免反覆感染造成症狀不適,影響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