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 堅持永不妥協的研究精神 第14 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頒獎報導



一年一度的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迄今已邁入第14 屆,持續獎勵臺灣投入醫藥研究的優秀人員及傑出研究成果的重要獎項,累積獲獎人數已達202 人,是臺灣醫學研究之路的堅實後盾。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一直受到各界重視,頒獎當天貴賓雲集,包括副總統陳建仁、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董事長王金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主任秘書陳信誠等產官學界,皆應邀出席盛典。本屆從上百位申請者中,遴選出17 位得獎者,囊括「卓越醫藥科技獎」、「青年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及「東南亞傑出論文獎」等,陳建仁副總統在致詞時表示,「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就是政府與民間結合的最佳典範,在臺灣推動生醫研究發展的過程中,不光是政府的力量,也希望透過願意肩負企業責任與使命的企業,吸納更多人才,扶植更多研究,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便是最好的例子。2014 年起更將頒獎範圍擴大至東南亞國家,這代表臺灣的生物醫學研究的進步得到周邊國家肯定,是大家的功勞。
  本屆獲獎菁英極為傑出,得獎研究令人刮目相看。本期特別採訪兩位卓越醫藥科技獎得主,及四位青年醫藥科技獎得主,分享他們研究之路的點滴心情。▲陳建仁副總統蒞臨致詞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王金平董事長致詞。

▲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李芳裕董
事長致詞。

 

卓越醫藥科技獎得主
徐麗芬
現職: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特聘研究員
得獎研究:研發臺灣藥用植物衍生之新穎植物藥物用於癌症治療


  「當初會以在科學主流中較不受青睞的中草藥為研究標的,看似無心插柳,但其實是為了答謝父母的悉心栽培。」徐博士緩緩道來。家鄉在彰化溪湖的她,不但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能給予她無憂的求學環境,相反的,為了
養大九個子女,父母辛勤地在菜市場叫賣青草茶、熬煮咸豐草、昭和草野菜等,靠著一杯杯帶著草香的汁液,孩子
們灌溉茁壯。排行老么的徐博士自小認真求學,希望能靠自身力量改善家人的生活,求學之路雖走來辛苦,但她突
破困難,一路考取臺大研究所、赴美進修。
   「1997 年自美國返臺後,我參與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前身為中研院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主題的創建,從研究水稻、酵素學、蛋白質工程,甚至是完全不熟悉的草藥科技研究;後來以「組學(omics)」方式實證了所研發的草藥成分,可用於炎症或癌症相關疾病。這也點燃了我的使命感,並以此為題,持續進行研究工作。」
   然而,由於徐博士非藥學背景出身,加上中草藥常被視為非正統治療,屬市井小民的偏方,卻在國家級學術機構進行研究難免受質疑。或許是菜市場成長的童年記憶,賦予徐博士為中草藥「奠定國際地位並發揚光大」的使命感,她不畏艱難,帶領團隊持續學習與突破,在2017 年將臺灣的昭和草植物推展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許可,作為植物新藥癌症治療的臨床試驗,登上學術生涯的里程碑,並一舉奪下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卓越醫藥科技獎的殊榮。徐博士要將獎座獻給天上的父母,是一杯杯濃郁青草汁液給了她養份,以及堅持為草藥醫學努力貢獻的意志力。

 

羅傅倫
現職|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特聘研究員、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 兼任教授
得獎研究| 聚乙二醇抗體應用科技

來自美國的羅傅倫博士,因緣際會在臺灣落地生根、成家立業,並且走出一條璀璨的研究之路。「原本和臺灣沒有任何連結的我,在柏克萊大學修博士學位時一時興起選修中文,上了三年中文卻沒什麼進步。1986 年拿到博士學位後的第三天,想學習第二語言的強烈動機,讓我來到了臺灣,原本計畫停留一年學中文,卻因校對期刊認當時就職於三軍總醫院的葉明陽教官,雖說我的專長在於化工領域,不過葉教官仍推薦我從事博士後研究,讓我一頭栽進細胞免疫領域,更在實驗室認識了結髮妻,她是我重要的人生事業夥伴,也是我長留在臺灣從事研究的主因。」

  三十年來,羅傅倫博士在臺灣從事免疫學研究,他與其團隊建立了全球第一個抗聚乙二醇(PEG)抗體,並順利應用於藥物聚合體合成,他謙虛的說:「聚乙二醇抗體的發現是個美麗的意外,起初我們只是想透過將聚乙二醇連接到療效蛋白上,以減低免疫反應,可惜實驗失敗,但卻發現鼠體仍有很強的免疫反應,於是嘗試從鼠體中找到對抗療效蛋白的單株抗體,遂發現有些奇怪抗體存在,一位好奇的優秀博士生鄭添祿(現職高醫大學研發長及生命科學院院長) 證明其為聚乙二醇抗體,並將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不久便接到來自瑞士知名藥廠的詢問,藥廠認為我們的抗體能成為測量出臨床實驗中聚乙二醇藥物濃度的簡易方式,能加快實驗進度;技轉給藥廠後完成B 型及C型肝炎的臨床檢測,並提早一年將藥物商品化。」
  這成功案例讓世界各大藥廠開始聯繫尋求技轉,羅博士與其團隊更持續研發優良抗體,使抗體幾乎可偵測所有聚乙二醇藥物。羅博士慶幸自己擁有優秀團隊,才能使研究順利推進,更感謝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的鼓勵,得獎是莫大的肯定,也將鼓舞著所有研究者,繼續為病患的健康努力。

 

青年醫藥科技獎得主
吳嘉峯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國立臺灣大學醫院附設醫院小兒科臨床副教授

得獎研究:兒童期至成人期宿主與病毒交互作用對慢性B 型肝炎感染自然病程的影響、兒童肝炎與膽道疾病肝臟纖維化的自然病史與致病機轉
  兒童是未來的棟樑,但慢性肝炎的研究領域上,對兒童肝病的研究寥寥可數。身為小兒科醫師的吳博士深知,慢性B 型肝炎的發生多源自於兒童甚至嬰兒時期,一旦罹患慢性肝炎,對人類健康產生一輩子的影響;但由於慢性B 型肝炎在兒童期的追蹤極為困難,因此導致過去相關研究多半著重於成年人慢性B 型肝炎的探討,為了將慢性B型肝炎的研究延伸至兒童時期,吳博士長期追蹤慢性B 型肝炎的感染世代族群,探討宿主因素與病毒因素及宿主與病毒交互作用,並進一步探討兒童至成人慢性B 型肝炎病患發生e 抗原陰性肝炎的病程,研究發現兒童期是慢性B 型肝炎黃金治療期,妥善治療可減少未來發生e 抗原陰性肝炎活化與肝臟纖維化的風險,順利解開了慢性B 型肝炎
導致日後肝病發生的迷霧,尤其是肝硬化、肝癌發生率高的國人,是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歷時長,身為臺大小兒科醫師的吳博士在繁忙的臨床工作及醫學生教學之餘,仍抽出時間埋首研究,如今獲得「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青年醫藥科技獎的肯定,對於默默耕耘的醫師來說,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及鼓勵。吳博士特別感謝恩師中研院張美惠院士的帶
領及其團隊的勞心勞力,以及臺大醫院與臺大醫學院諸多老師的技術指導與資源分享,才能找出人類宿主與病毒之間微妙的互動,更要感謝家人的耐心包容,及研究室團隊與助理們一同胼手胝足的努力,共同解決研究上諸多的疑難問題,創新的提供了許多慢性B型肝炎病程
從兒童至成人時期中的寶貴資料。

林玉俊博士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得獎研究:建立精準調控活體細胞生理機制的多項嶄新技術

  細胞是人體最小的單位,身體健康、致病機轉的發生,都與細胞息息相關。如果能更加精準掌控活體細胞的生理機制,是否更能了解人體的奧妙之處,也能掌握疾病發生的預測及治療藥物的作用,林博士一直對細胞的運作有著濃厚興趣,想知道細胞如何精準控制許多化學、物理反應, 因此開啟了林博士以精準調控細胞為研究主軸的初衷。
  在林博士早期的研究中,大多只能被動觀察細胞在不同刺激下,會引發何種變化,藉此了解細胞運作的原理。不過近期已化被動為主動,嘗試發展精準控制細胞的多項嶄新技術,讓我們可以更快、更專一地調控細胞特定的生理功能,首先是在活體細胞內調控微管後轉譯修飾,並探討其生理功能。微管是細胞中重要的骨架蛋白,其可調控細胞內物質運輸、胞器結構、細胞分裂等不同細胞生理機制。若微管發生異常,會導致神經退化及癌症等疾病,雖其重要性已被確認,但微管如何動態調控細胞內各種生理功能,尚不明朗,林博士團隊首次於活細胞中快速調控特定區域微管的後轉譯修飾,因細胞表面上天線狀的結構,與多項訊息傳遞及人類疾病有關,團隊能精準去除初級纖毛內微管的多麩胺醯胺基酸化,發現能減慢初級纖毛的生長速度及纖毛內物質運輸,並且抑制纖毛訊息路徑活性;另外,林博士及其團隊發展出利用超音波控制細胞生理的嶄新技術。藉由這些技術的發展,我們就可以設計出更複雜的實驗,去解決傳統技術無法回答的重要問題,甚至有機會提供細胞療法的新治療方向。
  在漫長艱辛的研究道路上,林博士有團隊及家人的支持,研究成果才能有所突破,尤其要感謝研究歷程上的貴人,像是鄭葳教授、李芳仁教授、Takanari Inoue 教授等,給予寶貴的啟發與引導,引領林博士進入細胞生理學領域,精進了研究實力。加上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的肯定,猶如一劑強心針,讓研究腳步永不停歇,持續向前邁進。

 

鄒倫博士
現職: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 副研究員、國立成功大學藥學系 合聘助理教授
得獎研究:抗癌藥物傳輸系統研發


  癌症依舊是影響人類健康、縮短壽命的主因,因此,許多藥廠將抗癌藥物的研發視為重點,只不過,傳統抗癌藥物雖能殺死癌細胞,但健康細胞也會遭殃,如果能為抗癌藥物做到「精準導航」,只攻擊癌細胞,勢必能為癌症治療開啟一扇窗。因此,鄒博士與其團隊著手研發新一代小分子標靶式抗腫瘤候選發展藥物,歷經4 年半研究,研發出可有效將新一代傳輸小分子與藥物連結的技術。運用小分子化合物與抗癌藥物結合的複合體,使抗癌藥物更集中帶至癌細胞釋放,經動物實驗後證實能在肝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及胰臟癌等10 多種癌症有效果,已獲得臺灣、美國、新加坡專利外及成功技轉臺灣生技公司,將於2019 年申請臨床試驗。
  能有如此突破性的進展,鄒博士特別感謝陳炯東博士和夏克山博士實驗室的大力幫助,及經濟部技術處的穩定支持,還有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前所長趙宇生博士,不僅給予他工作機會,更給了他能專心研究的「家」。另外,代理所長張仲明博士的支持及石全前所長參與指導計畫,提供了自由且良好的研究環境,帶領團隊研發出具有競爭力的候選發展藥物。當然,家人的支持是他最堅實的後盾。鄒博士以鄭永齊院士曾叮嚀他的話做結尾:勿被“What we have done” 所侷限,要及時反思“What we are doing”,以正向的研究態度為助力,持續為臺灣生技產業走出新局。

陳韻如博士
現職: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合聘副教授
得獎研究:蛋白質錯誤摺疊與神經退化疾病


「高中時,從小照顧我的祖母罹患了失智症,看著原本健康硬朗的她,身體每況愈下,常常走失,到後來甚至因中風臥床;或許是對祖母的愛引領我走上神經退化疾病的研究之路。」陳博士侃侃而談。
 神經退化疾病是日益嚴重的疾病,像是額顳葉型失智症 (FTLD) 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俗稱漸凍
人 ) 等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至今仍無有效治療藥物,醫學界對其致病原因及機轉尚在摸索。就讀博士班時,陳博士便選擇蛋白質科學為研究目標,從此奠下找出蛋白質錯誤摺疊造成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根源。以錯誤摺疊蛋白研究為出發點,陳博士與其團隊將研究延伸至額顳葉型失智症 (FTLD) 及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ALS,俗稱漸凍人 )。
  2014 年,陳博士與其團隊首度發現 FTLD 與 ALS 的全長病理蛋白TDP43 會形成寡聚體,高達 57% 的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發現其存在,並且 TDP-43 寡聚體會誘發阿茲海默症中 Aβ 形成有毒寡聚體,此項研究更獨步全球,研發出能專一辨認 TDP-43 有毒球狀寡聚體的抗體,目前此獨家抗體已獲美國專利,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讓科學界對蛋白質錯誤摺疊機制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同時也幫助發展在神經退化疾病診斷及治療上的相關應用。「相較於抗癌藥物的研發,各大藥廠對於神經退化疾病的藥物相對保守,因為許多機轉尚在摸索中,用藥也不見得能提供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但神經退化疾病已成為現代人的隱憂,我認為積極研究是必要之路,希望能及早找出治療及因應之道。」
  陳博士說,自踏入研究生涯以來,她的人生就已被研究佔滿,因此要格外感謝家人、朋友、研究團隊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是中央研究院及基因體研究中心的支持,方能使研究進展順利,更要謝謝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所頒發的青年醫藥科技獎,給予莫大的肯定及鼓舞,誠如獎座設計蘊藏的深意:水滴石穿,點滴研究成果的積累,就是希望,相信終能發展出嘉惠病患的甜美果實。


陳韻如博士
現職|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副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 合聘副教授
得獎研究| 蛋白質錯誤摺疊與神經退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