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困境中的生命 開一扇窗



 「夜深人靜的夜裡,醫師休息室的電話急促地響起,是急診打來電話,告知有自我傷害的病人送進來。揉揉惺忪的雙眼,穿上醫師袍,行走在台大醫院新樓與舊樓連接的地下道裡,猜想著等等會見到怎樣的臉孔、有著甚麼樣的故事,需要精神科醫師給予什麼樣的幫助......」

     曾是精神科醫師、現為台大公衛學院副教授張書森博士,分享了在台大醫院擔任精神科住院醫師的心路歷程。「而精神科醫師的工作則是,先了解病人發生了什麼事、有無明顯精神科疾病是屬於可以治療或應該治療,有無立即危險性...... 在擔任住院醫師的經歷中,這樣的過程每個月都會碰上好幾次,因此自殺議題對我而言,並不陌生,但畢竟這些經歷並非一般人日常生活常常遇到的,不僅有機會接觸病人,也能聆聽病人或家屬的心情。」
 
以公衛角度研究自殺議題
  2004 至2007 年,張博士在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研讀碩士,在陳為堅教授的指導下,逐漸感受到醫院畢竟是「疾病」的最後一站,與社區當中的「健康」有段距離,也在研究所的訓練中發現到,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的分析方式,是研究人類行為及精神現象很好的工具;之後考取公費留學,赴英研讀博士,在布里斯托大學David Gunnell 教授的指導下,以公共衛生角度研究自殺,大大拓展對此領域的了解,感受到以實證來支持與發展介入策略的必要性。
  張博士分析,由於自殺不是特定疾病,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行為,因此很適合從公共衛生、群體健康的角度來研究,最後目標是希望能減少此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 即死亡),並且是以整體人群的角度來了解自殺行為,而非針對特定個人。 
  2007 年剛進入研究時,正好遇到2006 年是台灣自殺率的高峰,張博士分析,「在90 年代初期,台灣自殺人數少於1500 人,但在2006 年時卻超過4400 人。15 年來自殺人數增加三倍,到底發生什麼事?」
  張博士蒐集台灣自殺死亡資料,研究自殺率的變遷跟哪些因素有關。「其中至少找到兩個重要因素,其一是跟社會經濟狀況有關。台灣在戰後有自殺可靠數據的第一年是1959 年,從1959 年到2007 年近半世紀中,自殺率最高與最低之間有四倍差異。我們發現在1959 至2000 年之間,自殺率與失業率的變化明顯有關。這個關聯並不表示所有自殺都是失業造成的,但顯示社會經濟變化對整體人群自殺風險是有影響的,失業本身,或與失業相關的其它社會經濟因素,可以影響債務、家庭與職場人際關係、精神健康、物質使用等等,而增加自殺風險。失業率對男性的影響大於女性,研究顯示,失業率每增加1 個百分點,男性自殺死亡率增加8%。」
自殺率裡隱藏的秘密
  仔細剖析,90 年代產業外移導致失業率增加 這可能可用來解釋2000 年之前自殺率逐年攀升的原因。至於,2000 年後導致自殺增加的原因又是什麼?因失業率2001 年就開始下降,但自殺率沒跟著降。
  「這一波的自殺率增加,我們發現跟某種自殺方法的使用增加有關。燒炭在20 年前非常少見,但2000 年之後,如滴水穿石般增加,若把燒炭自殺扣掉,2000 至2006 年之間的自殺率是持平的。」
  「有學者以台灣資料做研究,當媒體多做一則燒炭自殺的報導,隔天燒炭自殺的風險就會增加15% 左右。媒體的標題有強烈暗示性,比方說把自殺理由簡化成一句『失業自殺』,等於讓自殺成為危機當中一個可能的解決方式,加上圖像、動畫去描述細節,讓身處類似危機的人產生認同。然而,自殺的原因是多重的,世界衛生組織強烈建議應該避免簡化報導自殺,將自殺行為描述為單一理由,因為這不但偏離事實,也可能引發仿效。」   
改善媒體報導有助預防自殺
  現在的媒體訊息眾多、露出管道多元,過去只有報紙的時代,一則新聞流傳時間隨著隔天的報紙出刊後就逐漸淡去,但在網路的世界可不是如此,不理想的新聞報導宛如「不死殭屍」,無論過了多久時間,仍有可能在網路上找到。如果新聞裡對於自殺方式有過於鉅細靡遺的描述,甚至加以美化,就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令人擔心會引發模仿效應。某些報導把自殺方式的細節、步驟整理出來,這時再佐以圖片、甚至製作動畫,宛如自殺教學,是非常不妥的新聞處理方式。
  「媒體引發自殺的問題,世界各國紛紛注意到問題嚴重性,不僅提出規範、希望媒體改善報導方式,有些相關單位也積極與傳統或新興媒體合作,減少對自殺事件做過度的報導,尤其是網路新聞流傳度高,影響力大於傳統媒體。我們之前的研究指出,網路搜尋燒炭增加10%,當週與下一週燒炭自殺率也相應增加4%,暗示有人真的在搜尋後付諸行動,提醒我們不可小看媒體報導與網路資訊的影響,也顯示我們可以藉由改善報導來預防自殺。團隊研究成果已應用在Google 於2015 年啟動的新功能,每當有人搜尋燒炭自殺相關文字內容時,即會自動顯示生命線電話,以鼓勵求助。
  「世界衛生組織有規範新聞報導自殺消息的原則,像是不報導自殺方法的細節、不過度美化、提供求助訊息、不刊登遺書或圖像、不將之偶像化以避免仿效...... 等。」張博士舉出三年前在香港大學研究時,與當地媒體合作的經驗。香港是重口味新聞的發源地,有許多標榜驚爆內幕的新聞雜誌。張博士參與的香港大學研究團隊,由葉兆輝教授領導,與最大的報紙媒體達成共識,在處理自殺新聞時,媒體會審慎處理,避免描述自殺方式的細節、或是刻意與特定社會問題、疾病連結在一起,而這家香港最大的媒體龍頭也願意帶頭做起。

 
張書森博士戮力研究影響自殺風險之多元因素,包含藥物之影響,提供自殺防治重要資訊,為自殺防治開啟新的里程碑,並榮獲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之青年醫藥科技獎的殊榮。

 「就好比日前南韓偶像藝人輕生,如果媒體聚焦在『憂鬱症自殺』,並將兩者連結,對同樣罹病的人來說可能形成一種暗示,當憂鬱症發作時就想起這則新聞。然而,絕大多數有精神或身體疾病的人並未自殺身亡,而且這些疾病是可以得到治療而改善的,症狀與痛苦可以被明顯舒緩,這些重要的事實,可能是經常被忽略了。」
從「心理」及「物理」來防止自殺
  此外,張博士進一步指出,自殺預防可能透過「心理」及「物理」兩種方式來試圖減少自殺發生。心理面與媒體有關,不僅別讓訊息容易獲得,也不加以美化。「尤其是名人自殺,太過詳盡的描述會引發模仿效應。對此,世界衛生組織針對自殺報導提出建議與規範。物理面則是降低行為致命性,可限制某些危險方法使其不易取得,或使致死率下降。舉例來說,藥物過量是急診室最常見的自殺方式,過去毒性強的巴比妥鹽已受管制不易取得,使致死率得以降低,讓許多身處危機的人有第二次機會,化危機為轉機,研究顯示絕大多數意圖自殺者,之後可以渡過難關,並未再次自殺身亡。此外除草劑巴拉刈也是一例,有人因一時情緒低落、衝動,甚至黃湯下肚一時想不開就喝下,即便沒立刻死亡,但一周後引發肺部纖維化,病人痛苦萬分,往往已打消死意但求生不得,後悔莫及。目前全世界已有超過50個國家禁用巴拉刈。
  「我們分析臺灣各地區農藥自殺率的差異,與近30 年農藥自殺率的變化,發現巴拉刈為主要致死農藥;我們也與多國學者合作,發現韓國與斯里蘭卡兩國在禁用劇毒農藥(包括巴拉刈)後,農藥自殺率及整體自殺率顯著降低,而其它方法的自殺率並無增加。衛福部引用我們的研究成果,推動禁用巴拉刈的政策,而農委會也在2017 年10 月正式宣布含巴拉刈農藥的禁用時程,相信會對自殺防治產生莫大助力,尤其是在農村。」
研究獲永信李天德青年醫藥科技獎肯定
  整體而言,張博士結合跨國資料與跨領域分析方法,研究自殺行為與發展有實證基礎的自殺預防策略,成果已開始受到國內與國際上的肯定與應用。像是新興自殺方式的預防,以及限制劇毒農藥來減少自殺身亡。其研究主題「對於自殺與自我傷害:影響因素與預防」榮獲2017 年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之青年醫藥科技獎。此外,張博士團隊也研究發現過去較少探討的自殺相關因素,像是過度肥胖與高三酸甘油酯、心跳過快、睡眠時數過長過短、睡眠障礙、智商、某些類別的抗憂鬱藥,以及巨觀的社會經濟因素如全球金融危機等等,也納入分析對象。透過自殺相關因素的研究,有助於進一步了解自殺行為,並找出新的治療與預防標的。
  張博士與其團隊的研究仍持續進行中。由於其複雜度和敏感性,及多重因素互相影響,自殺較少被當成主要研究議題。然而,正由於自殺行為原因多元,研究者更應保持開放態度,進行跨領域對話,希望透過實證研究,幫助擬定有效的預防策略,創造在心理與物理層面的安全、互助環境,當生命遭逢困境時,有機會轉危為安、重拾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