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走一段安寧路



    「曾有個住進安寧病房的婦癌病人,因癌細胞轉移到很多器官、連皮膚都有,全身又痛又癢十分痛苦,但我每天查房時,她總是講笑話給我聽,說是要慰勞我的辛苦。直到她離世,我去參加紀念禮拜,才知她是位執教20 年的主日學老師,這一生陪伴無數人走過迷惘與低潮,總是把人照顧得無微不至,面對自己的生死,她看得很開,所以才能在身體承受萬分痛苦時,還能安慰別人...... 安寧緩和醫療是從死亡看生命,每個病人都是老師,醫護人員也從病人身上學到很多。」
  行醫數十載的知名骨科醫師、目前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療護科專科醫師的吳森棋醫師,信手拈來都是一段令人動容的溫暖故事,而這也是他在安寧療護科服務的日常寫照。發生在安寧病房裡的故事,總是悲喜交錯。吳醫師感性地說,過去在服務於萬芳醫院骨科時,五年來只送走一個病人,到北醫安寧病房,剛來的第一個禮拜就送走三個,畢竟,會在這裡相遇的,都是走到人生終點的病患,醫護的角度已不再是以各種方式阻止生命的流逝,而是平靜泰然的態度,陪伴病人及家屬,當最難割捨的痛苦來臨時,不會失序與徬徨,而是能笑著說再見。「因此,安寧療護不是把重症病人送去『等死』,而是用醫護的專業給予協助,陪伴他們能以優雅有尊嚴的姿態,走完最後一段路。」

幫助人們好好走
  安寧病房的醫護人員不光提供醫療協助,也時常引導病人做家庭聚會、安排家庭會議,或是社工心理師關懷師介入,透過醫護的安排破冰,讓家屬復合對靈性平安很有助益。
  「一個腸癌病人本來是居家病人,後來因疼痛入院做疼痛控制,狀況改善,有天查房時,看見病人不斷哭泣,本以為是疼痛復發,後來得知是因為父親節到了,隔壁床子女都來探視,他卻孤單一人。細問家屬後,方知他的孩子因受不了他的嚴父作風,關係並不親近。我主動聯繫孩子並溝通,如果不敢開口表達對父親的愛,可以用寫的。相同的我也跟病人說,可以把對孩子的關懷寫下來。」
  後來,吳醫師經過病房,看到父子們抱頭痛哭,在父親人生的終點前把心裡的結打開,彼此才不會有遺憾。「雖然安排父子破冰,與醫護專業沒有很大關係,但站在安寧療護的立場,若是讓病人就這樣過世、抱著遺憾而終,也會讓孩子未來成長之路帶著陰影。」 
  這短短的故事,正訴說了安寧療護的意涵---「靈性平安,死而無憾」,這也是台北醫學大學邱副院長的史懷哲基金會所推廣的,基金會曾研究教導如何教導醫護人員去觀察病人的靈性平安,可從「五面向三階段」去探討,這也是北醫安寧團隊所發展的靈性關懷模式,將靈性分為:發現或尋求生命意義、經歷希望、寬恕與被寬恕、愛與被愛、與至高者的關係等五個面向,每個面向都需經三個階段引導:第一階段是發現與承認,即聆聽中確認案主五面向需求,讓病人察覺並承認靈性需要;第二階段是深入探索,像是藉由引導對話,帶領病人釐清問題,了解問題原因;第三階段是找到解決方式,亦即關懷引導找到正向力量。
為何需要安寧療護
  緩和醫療發源於英國,1987 年英國正式成立醫學專科,研究並照顧有嚴重漸進性疾病且存活期有限的病人,治療重點在維持病患的生命品質,醫療團隊除特別訓練的醫護人員外,包括社工、治療師、關懷師及牧靈人員,對治癒性治療無反應和利益的末期病人,進行積極整體的照顧。
  在許多醫護人員及有志之士推動下,台灣安寧療護有了亮眼成績。根據新加坡連氏基金會2015 年7 月所做的全球安寧評比,台灣全世界排名第6 名,僅次於英國、澳洲、紐西蘭、愛爾蘭、比利時,更是亞洲第1 名。目前全國約有53 家安寧病房及69 家安寧居家及111 家共照服務,是全世界第18 個國家建立安寧療護的地區。
  吳醫師表示,安寧病房是急症病房,目的在減輕因病症所引起的不適,幫助病患在人生最後一段旅途裡活得更豐盛、更有尊嚴,甚至能幫助病患與家屬把握時間,增加親情與回憶,去除怨懟並完成心願後互相道別,也能在病患生病及過世中,提供家屬支持及輔導。是疼痛控制、症狀緩解,以及從心理、家庭和靈性等各層面,協助病人與家屬獲得最佳的生活品質。
  安寧療護也非住進病房就到臨終,是需要透過安寧療護五全照顧:全人照顧(就是身、心、靈的整體照顧)、全家照顧(不只關心病患,也關心照顧家屬)、全程照顧(對臨終者照顧到臨終,也幫助家屬度過整個憂傷期)、全隊照顧(結合醫、護、牧靈、社工、營養、義工及心理等人員)及全社區照顧(結合社區資源,提供病人及家屬更完善的照護)才能做到盡善盡美。
兩顆棒球的故事
  有位腸癌病已轉移患者住進安寧病房,本以為大限已屆,但因疼痛控制得宜,病情稍稍穩定後,家人接回去休養。由於他最愛吃生魚片,兩個孝順的女兒立刻辦留職停薪,帶著爸爸走遍全台各地,一方面欣賞美景,也當成是父女的最後旅行,一邊品嚐最新鮮美味的生魚片,或許因為好吃、好睡加上心情好,漸漸地體力也變好,身為棒球迷的他,晚上還能守著電視看大聯盟比賽。
  「當時,正是旅美球星王建民的巔峰時期,病人身為台南人、又是死忠洋基球迷,越看球賽心情越振奮,本來評估兩、三個月的壽命,不知不覺已延長到一年多,而且這一年的生活品質良好,無須插管、禁食,也不用臥床可以自由行動,這最後的時光,他盡情體驗了他嚮往的日子,過得充實又幸福。」
  只是,畢竟癌細胞還是存在,最後一次住院狀況就較嚴重了,醫護人員問他還有何未了願望?病人說想見王建民一面。安寧療護科的醫護人員盡力協助他圓夢,終於在體協安排下,某個週六下午,王建民真的到院探視病人,還為病人簽了兩顆棒球交給孫子作為傳家之寶,和病人一同度過了溫馨的午後時光,過了不久,病人就離世了。
  而這只是北醫安寧療護病房為臨終病人圓夢的其中一個故事,盡力讓病人走得安然、不僅是幫助了病人,更重要是撫慰了家屬的心情,知道自己的家人在最後一段路能完成夢想,能在闔眼的那一刻,感受到人生的真善美,對家屬來說,深具療癒力量,更有勇氣接著走完失去摯愛家人之後的人生。
走入家庭 讓關心無所不在
  安寧病房就像驛站,病人住院若是在疼痛舒緩後狀況好轉,就能返家休養,為了照顧病人居家生活,安寧療護科的醫師會踏出醫院做居家照護,目的是希望讓病人及家屬感到關懷,若發現病況變化也能安排回院,有時病人家屬不知如何護理,醫護人員都會到宅提供指導,也會開立藥物帶去。
   而居家療護的時光,有時也成為醫師開解病人心情的最好時機。「曾有個情緒很低落、不斷怨天尤人的病人,當北醫醫護人員進行居家照護時,她不停抱怨,連先生都不知如何協助她。」吳醫師細問下得知她罹患婦癌,而且她一直是院內的標準病人,乖乖遵從醫囑、定期回診,從來沒漏掉任何的定期追蹤,後來因吞嚥困難,轉到腸胃科看診,醫師認為是胃食道逆流導致,吃藥後雖有改善,但不久又感覺到不舒服,進一步拍攝電腦斷層後,才知癌細胞已轉移到縱膈腔淋巴結,並壓迫到食道。「因她吞嚥困難,無法進食只好做胃造口,但不幸又傷口感染,身體承受很大痛苦,使得向來理性的她,越想越覺得自己如此配合,居然還是讓病情惡化,並且變得如此嚴重才發現,加上又有這麼多併發症折磨著她,使她痛苦萬分,長期心情低潮才會怨天尤人。」 細問之下得知,病人原是理化老師,具有理性的個性及邏輯,於是,吳醫師以專業角度耐心解釋她的病情發展。
  「我分析目前醫療技術讓病人知道,現今影像能照到的1 立方公分,裡面是10 億個癌細胞,目前最好的儀器能篩檢出的最小值是0.2 立方公分,這麼小的面積裡,所含的癌細胞量已達幾千萬個,這表示當癌細胞幾百萬個,儀器也檢查不出來。」
  病人一聽,立刻明白自己的病情並非誤診,漸漸放下怨天尤人的心情。不僅如此,為了和她建立感情,吳醫師突發奇想,唱歌給她聽,沒想到竟喚起病人熱愛合唱的興趣,主動談起學生時代與先生在合唱團相遇、接觸信仰、在教堂唱聖歌的過程。想起那段年輕時的歲月,似乎給了她無比勇氣,她當下立刻決定要轉進安寧病房做疼痛控制,不再讓自己陷入情緒低潮之中。
  住進病房後,朋友來看她都訝異她變了一個人,不僅不埋怨了,面對擔心自己病情而哀傷的友人,她反而還能安慰對方,而她也重拾信仰,接觸教會、牧師,透過信仰使心情寬慰、逐漸對生死釋懷。一個多月後,她安詳地踏上人生的另一段旅程。最後留給親朋好友的印象,也不再是那個怨天尤人、不停咒罵的末期癌婦,而是留下了她溫暖、關懷、豁達且坦然的優雅身影。
  這就是安寧療護希望為病人、家人親友所做的。「不了解安寧病房的人都會排斥,但常有病人在轉入後才後悔怎麼不盡早轉來?這是他幾個月來睡最好的一天。因為疼痛控制好就比較容易入眠。」
  吳醫師感性地說,服務於安寧療護科的醫護人員、社工甚至家屬,對於人生的更迭,心裡也會有許多波動與情緒,因此,照顧者的自我照顧是安寧病房不可忽略的環節,面臨生離死別,心理調適很重要,在安寧療護這條路上,病人、家屬、醫護社工等各環節專家,都需攜手一起度過。「幸而台灣許多相關基金會會提供課程協助照護者,這也是強化台灣安寧療護的重要後盾。」
  誠如安寧療護的創始者- 英國桑德絲(Dame Cicely Saunders, 1918-2005) 醫師的名言: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
  在高齡化社會來臨的現今,了解安寧療護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也是吳醫師與其團隊努力的方向。

現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緩和療護科 主治醫師
經歷|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骨科 主治醫師、羅東聖母醫院骨科 主治醫師、台安醫院骨科 主治醫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骨科 主治醫師
主治專長| 癌症疼痛緩解與控制、病人的身心靈照顧、各項臨終症狀的護理、死亡時的護理:遺體護理、協助渡過及面對死亡的過程、協助提供支持系統資訊、遺族悲傷及哀慟輔導安寧療護服務對象| 包含癌症及非癌症之晚期及末期病人,針對病人身、心、靈需求,提供症狀緩解與控制、舒適護理,強調在心理暨靈性層面的照護,以達到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的服務模式。
學歷| 中山醫學院醫學系 醫學士
證書| 安寧緩和專科醫師證書、骨科專科醫師證書